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在中國古代文體學與文學批評研究領域重要論文的結集。全書通過對文體學的重要觀念、理論的發掘和深度闡釋,以及對文體學史的個案研究,多方面揭示了中國古代文體學的理論體系和民族特徵,展現其複雜性和豐富性。作者倡導對古代文學研究要回歸中國文學的「本土性」與「本體性」,把研究置於傳統文體學與文章學的語境中,再「鑒之以西學,助之以科技,考之以制度,證之以實物」,又提出「追尋中國文體學的向上一路」,拓寬中國文體學研究的範圍、視野和境界,這在研究範式上具有示範性和引領性,在中國文學學術領域中產生了重要影響,使中國文體學成為新世紀一個重要的學術生長點。作者對文體學建構以及中國文學的集體認同等重要理論問題的探討,見解獨到,論述精當,思辨性強,有鮮明的學術個性,代表了新時期以來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的前沿水平,具有典範意義。作者簡介
吳承學,廣東潮州人,文學博士。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研究方向為古代詩文與詩文批評,主要研究領域是古代詩文評研究、中國古代文體學、古代文體形態研究。著作有《晚明小品研究》《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中國古代文體形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風格學》《旨永神遙明小品》等及論文多篇。編著有《晚明文學思潮研究》《中國文體學與文體史研究》《中國文學的文體選擇與記憶》《中山大學與現代中國學術》、「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叢書」等。目錄
學術自傳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