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如果人們無法通曉如何應用某個法律系統,那麼該系統的效力會
如何?我們能夠利用設計提高人們的法律能力嗎?我們該如何在公共機構應用參與式創意設計方法,以更好地為大眾服務?
本書主題聚焦”設計”與”法律”,共收錄主題文章 10篇。本書為設計和法律兩大領域的協同發展帶來讓人眼前一亮的新視角、新理論和新方法。除了法律設計主題,本書還收錄了其他數篇文章,分別探討了設計行動主義、女性與設計、設計在組織中的地位及作用,以及人道主義設計等主題。
作者簡介
[美國]布魯斯 布朗,博士,英國布萊頓大學副校長,設計學教授,英國藝術與人文研究理事會顧問委員會委員,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榮譽院士,英國皇家藝術學會終身院士。
譯者簡介:
孫志祥,博士,江南大學外國語學院三級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翻譯協會專家會員,曾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和江蘇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
辛向陽,同濟大學長聘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Design Issues雜誌聯合主編,中國服務設計大會主席,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設計哲學博士,主要研究交互、體驗、服務和設計戰略等新興領域。曾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第十五屆光華龍騰獎 中國設計貢獻獎金質獎章 -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 中國設計70人。
謝競賢,江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副院長、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隱喻學、應用語言學、傳媒理論。
目錄
譯者序
一、法律設計也是一種事物:構建以人為本的法律系統的變革理論和方
法論
二、迅速接受法律設計並應用協同設計,以避免系統性偏見的固化
三、航線設備、蛋黃醬和司法:法律設計及技術的理論和實踐
反思
四、埃斯坎比亞項目:社區主導型法律設計實驗
五、法律能力及系統能力的設計空間:複雜系統中的自助界面
六、視覺設計能夠增強法律透明度嗎?成功實施數據保護圖標的挑戰
七、設計行動主義釋解—論設計師式干預的立場性及政治性
八、男權政治下的產物:女性與設計研究
九、從邊緣到制度:設計是組織內部的行動平臺
十、同情中的暴力:人道主義設計與邊境政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