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1位大科學家既有華夏民族的諸多美德,又有現代文明的深厚涵養。有人平靜順遂、一路順風,有人跌宕起伏、歷經坎坷;有人得到主流社會的高度褒獎,有人受到不公待遇,甚至極度打壓。他們的人生歷程和際遇雖各不相同,但他們熱愛人生、探究學問、追求真理、家國天下的精神則是高度一致。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他們求真至善、報效祖國的初心不忘,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地探究自然奧秘,在科學領域中做出傑出貢獻,用生命詮釋科學精神,為祖國和人類進步寫下華美的篇章。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關於我國十位大科學家的生平故事的文集,講述了熊慶來(中國數學科學重要奠基人)、胡先驌(中國植物分類學奠基人)、孟昭英(中國電子學奠基人)、華羅庚、陳省身、黃萬里(著名水利學家)、彭桓武(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王元(著名數學家)、丘成桐、鍾家慶(著名數學家)十位大科學家的動人故事,他們的日常生活與普通人差別不大,但他們的學術追求和人生道路卻與普通人大相徑庭。他們的人生經歷和際遇雖各不相同,但他們探究學問、追求真理的精神則是高度一致。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這些大科學家熱愛真理的初心不變,幾十年如一日為國為民的人文情懷,是穿透時代迷霧的燈塔之光,解答了困擾我們已久的錢學森之問。作者簡介
楊樂(1939- ),籍貫江蘇南通。我國傑出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81年),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后,考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成為研究生,畢業后留所工作。歷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數學會秘書長、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副主任等。 在函數論領域做出令人矚目的貢獻,與張廣厚首次建立「虧值」與「波萊爾方向」的聯繫,成就了函數值分佈理論最後的輝煌,其論文《亞純函數的虧值數目與波萊爾方向數目的研究》《具有給定奇異方向的亞純函數的構造》等是當代中國數學領域的重要成果,也是新中國數學領域較早被國際認可的成就之一。 曾長期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5屆)、全國青聯副主席(2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3屆)、國家科技獎勵委員會委員等。目錄
序一 懷念我的老朋友楊樂、黃且圓伉儷(丘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