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托馬斯·伯恩哈德對文學界的憤怒和諷刺!他對全人類咆哮,對自己搖頭,記錄下自己獲頒文學獎和獎金的真實經歷。 托馬斯·伯恩哈德是20世紀最偉大的德語作家之一,卡爾維諾、厄普代克、桑塔格、帕慕克、耶利內克推崇的文學大師。 以批判的方式關注人生和社會現實,揭示出不同於卡夫卡的荒誕與悖謬。 以知識分子的錚錚鐵骨,化身社會和人民的牛虻。內容簡介
托馬斯·伯恩哈德是文學獎的常客,先後獲得數十種重要獎項,包括德語文學最重要的畢希納獎、奧地利國家獎等。但他很快就對獲獎失去了興趣,拒絕接受任何文學獎項。 20世紀70年代中期,伯恩哈德兩次被提名為諾貝爾獎候選人,最終評委會鑒於他對獎項的態度,決定避免去碰這個釘子。 《我的文學獎》收錄了伯恩哈德9篇關於獲得文學獎的愛恨情仇、3場頒獎典禮上的講話,以及1篇退出德國語言文學科學院的自白。托馬斯·伯恩哈德對全人類咆哮,對自己搖頭,他記錄下自己獲頒文學獎和獎金的真實經歷。作者簡介
托馬斯·伯恩哈德,奧地利作家,獨來獨往、憤世嫉俗的怪才,在德語現當代文學中佔有重要地位。曾獲畢希納獎等多項文學獎。 青少年時代的坎坷不幸、法西斯教育的摧殘、痛苦的磨難在伯恩哈德的心靈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死亡、疾病、墮落與瘋狂構成了他創作的主題。 作品有詩集《在人間和地獄》(1957)、《在月亮的鐵蹄下》(1958),小說《寒凍》(1963)、《精神錯亂》(1967)、《石灰窯》(1970)、《毀滅》(1986),戲劇《無知的人與瘋狂的人》(1972)、《習慣勢力》(1974)和《英雄廣場》(1988)等。目錄
特立獨行的伯恩哈德—伯恩哈德作品集總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