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傳統印染藝術的四大印染(染纈)文化與工藝為主線,系統梳理了扎染、蠟染、藍印花布、夾染工藝的發展變遷與製作方法。同時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印染項目內容,符合我國當下大力推進紡織非遺傳承與發展的政策背景。本書在文化價值和學術價值上具有雙重意義,內容結合作者多年在傳統印染方向的田野考察以及科學研究,實例豐富,學術研究性強。 本書可作為紡織服裝類高校教材、文化和旅遊部研培傳統印染方向的教學用書,也適用於傳承人、印染工坊實踐者、印染專業研究者以及印染設計師等讀者群體。作者簡介
王妮,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持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等共8項,主持「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教學改革項目2項、省級教研項目1項,榮獲「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出版教材、專著共5部,曾獲湖北省第三屆高校教育論文教師組金獎,全國創新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稱號,中國設計師協會「全國青年設計教育成果獎」,在第四屆中國高校美術作品學年展中被授予「中國高校設計名師獎」,所著《荊楚藍尹——荊楚傳統紡織印染文化與技藝研究》被評為2023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優秀出版物專業類二等獎等。目錄
第一章 中國傳統染纈發展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