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河床演變時間滯后與空間聯動的現象和特徵,闡述河床演變時間滯后與空間聯動的理論基礎,原創性地提出河床演變時間滯后與空間聯動的研究方法,包括半定量的河床演變階段模型、定量計算河床演變特徵量隨時間變化的滯后響應模型,以及識別最強沖淤速率位置(沖淤重心)的聚類機器學習方法。將這些方法應用於不同自然因素與人類活動影響下的處於強非平衡態演變中的河道(包括三峽大壩下游宜昌一城陵磯河段、黃河三門峽庫區和小浪底庫區、黃河下遊河道及受火山爆發影響的美國圖特爾河北汊),揭示不同河道在一定時(20~70年)空(幾十至幾百千米)尺度下演變的時間滯后與空間聯動特徵和規律。本書部分插圖附彩圖二維碼,掃碼可見。 本書可供河流動力學、河床演變學、河流地貌學、河道整治與修復、防洪減災與規劃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人員及高等院校有關專業的師生參考閱讀。目錄
第1章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