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為德國心理學家、格式塔治療之父弗雷德里克·皮爾斯的第一部著作,1942年初次出版于南非,1947年在英國再版。在本書中,皮爾斯修正、擴展了他關於口腔阻抗的論文,在某些方面強烈地批判了精神分析,並且創造性地整合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弗里德倫德爾的分化思想、史末資的整體論、賴希的思想、有機體的理論、格式塔心理學、韋特海默和勒溫的場理論、現象學、存在主義的思想,以及其他原創思想。書中諸多洞見日後成為格式塔治療的核心思想。全書分三個部分:前兩部分用於理論討論,分別涉及整體論和精神分析,以及精神的新陳代謝;而第三部分是一系列練習,包括專註于進食、可視化、內在靜默、第一人稱單數、消除內轉、身體專註、消除否定(便秘)、失眠、口吃、焦慮等,意在幫助讀者探索、評估前兩部分呈現的理論的現實性,對提升我們的覺察並在接觸邊界上進行創造性調整極有幫助。作者簡介
韓曉燕,哲學博士(社會福利專業)、上海市浦江人才、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現為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榮休教授、博士生導師。發表論文和專著100多萬字,領銜完成國家和省部級多項課題,發起成立公益民非機構上海海星之家社工師事務所和上海閔行區吳涇拾星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受訓于德國維爾茨堡整合格式塔治療學院(IGW)和南京大學心理健康與研究中心合辦的格式塔治療中德連續培訓項目。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福利、社會工作、婚姻家庭和兒童青少年。目錄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