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熱點問題解讀 編寫組 978752300445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統計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59
商品編號: 978752300445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統計熱點問題解讀
ISBN:9787523004456
出版社:中國統計
著編譯者:編寫組
頁數:18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9647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這本《統計熱點問題解讀》,力求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領讀者跨越抽象概念的門檻,讓統計學的應用觸手可及。本書從統計指標概念到統計調查實踐,再到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統計熱點問題,分四個篇章,通過專業的理論闡述和案例解析,力求通俗解答社會關切。希望此書能為您了解統計工作和統計指標提供幫助,我們將繼續推進統計公開透明,為大家提供更好統計信息服務。

目錄

一、如何保障統計數據質量
1 統計數據質量涉及統計調查制度、統計標準體系、數據採集方式、依法統計等方面,國家統計局如何保障統計數據質量?
2 源頭數據是統計工作的基礎,國家統計局採取哪些措施提高統計基層基礎工作水平以確保數據質量?
3 統計執法是保障統計數據質量和維護政府統計公信力的重要手段,那麼統計執法的涵義、主體、檢查事項和可採取的措施分別是什麼?
4 統計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統計工作的一項基本職能。國家統計局如何提升統計監督效能,更加有效發揮統計監督職能作用?
5 「統計造假」被納入《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處分範疇,對於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有何意義?
6 現代信息技術、大數據的運用是如何提高統計工作效率的?
二、如何開展統計調查
7 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在統計標準和統計制度上採取了哪些措施及時監測反映經濟轉型發展狀況?
8 農業調查是如何開展的?我國是如何實現糧食「二十連豐」的?
9 畜禽業統計包括哪些內容?如何開展調查?
10 如何通過統計監測反映鄉村振興發展情況?
11 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經濟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如何通過統計來反映工業新產業發展情況?
12 數字經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如何開展相關領域統計監測?
13 網上零售額是如何統計的?能否反映各大電商平台情況?
14 調查失業率是如何統計的?
15 農民工調查是如何開展的?
16 什麼是投入產出調查?投入產出調查對於經濟社會具有什麼作用?
17 科技投入相關統計包括哪些內容?是如何開展的?
18 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是如何開展的?
19 婦女兒童相關統計是如何開展的?
20 全國性普查有哪些?是怎樣開展的?
三、如何使用統計數據
21 從哪裡可以獲得統計數據尤其是結構性數據?
22 微觀數據有哪些途徑可以供研究人員使用?
23 眾多統計指標中,哪些是分析宏觀經濟的重要指標?
24 如何用統計指標分析經濟運行的質量?
25 什麼是基期?如何看待基期的影響?
26 如何使用同比數據與環比數據?
27 什麼是翹尾因素?
28 如何使用先行指標、同步指標和滯后指標判斷經濟走勢?
29 GDP縮減指數的主要作用是什麼?是如何計算的?
30 人均GDP、人均GNI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何區別和聯繫?反映居民收入水平用哪個指標更合理?
31 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中的居民消費支出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何差別?
32 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中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有何差別?
33 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中的貨物和服務凈出口與海關的貨物進出口有何差別?
34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與海關發布的貨物出口總值數據存在一定差異,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35 如何反映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增長的關係?
36 為什麼全社會用電量與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存在一定差異?
37 服務業生產指數與服務業增加值增速是什麼關係?服務業生產指數的主要用途是什麼?
38 服務零售額統計哪些內容?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什麼關係?
39 為什麼公安部門公布的戶籍人口數據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人口相關數據存在一定差異?
40 人均工資性收入與平均工資是一個概念嗎?
41 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與個人所得稅是什麼關係?
42 勞動年齡人口、勞動力人口、就業人口和失業人口分別是指什麼?失業率、就業人口比、失業人口比和勞動參与率如何計算?
四、如何看待統計數據
43 如何看待宏觀數據與微觀感受存在差異的問題?
44 為什麼使用平均數?
45 GDP數據為什麼需要修訂?
46 國家統計局公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時,一些網友感慨自己「拖後腿」「被增長」,對此應如何看待?
47 如何從結構數據觀察居民收入的分佈情況?
48 每次公布平均工資數據以後,一些群眾反映自己「被平均」了,是什麼原因?如何使用平均工資數據?
49 為什麼CPI與部分公眾感受不一致?
50 CPI權數是如何確定的?能否反映真實的消費結構?
51 PPI與CPI之間的傳導關係是什麼?
52 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如何反映新房和二手房市場情況?
53 我國如何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
54 如何看待採購經理指數(PMI)數據?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