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了多維度的分析視角,根據中國兼跨海陸的地理歷史特點,將亞太海洋空間和歐亞內陸空間一起納入中國周邊研究的範疇。在空間維度的研究中,作者明確了內陸亞洲溫帶草原地區和沿海亞熱帶季風地區在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文化傳統方面的巨大差異,分析了中國周邊區域的政治空間建構過程,並總結了周邊區域的空間特徵。在時間維度的研究中,作者將中國周邊的安全問題總結為屬_xFFFF_過去時的冷戰遺留問題、屬_xFFFF_現在時的結構型戰略衝突問題和屬_xFFFF_將來時的非傳統安全問題三類,使讀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複雜周邊形態的根源。在經驗維度的研究中,作者總結了近幾十年來中國周邊區域各種形式的安全架構建設成就及挑戰,對東盟、上合組織和亞信會議進行了深入探討。在理論維度中,作者構建了中國周邊區域安全架構的有效性—可能性評估標準,並對既有理論建設路徑推導出的六種可能的中國周邊區域安全架構進行了評估,並分解了當前中國周邊區域安全問題根源、理論基礎、建設目標和建構基石,並再次基礎上提出了差異化的建構路徑,並指出了相應的可能前景。在上述多重維度分析的基礎上,作者提出了當前推動中國周邊安全建構建設應採取的實際措施和建議。
作者簡介
封帥,法學博士,副研究員,現為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所所長助理,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中心秘書長,兼任上海市國際關係學會副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人工智能國際關係研究、周邊安全與國際戰略研究、俄羅斯歐亞研究等。承擔國家社科及上海哲社研究項目多項,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