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類文明自15世紀至20世紀的五百年間,發生了一場劇變,從而徹底地改變了它過去兩三千年來的面貌,其結果就是所謂「現代世界」之誕生。這過程之整體,因而也就籠統地稱為「現代化」。本書即以現代化研究為核心,以不同文明的現代化蛻變之歷史考察與比較為主題,重點涉及中國和歐洲的比較,特別是五四運動和啟蒙運動的比較。 作者在分析歷史時堅持以下觀念:首先,著重歷史事實本身的考察,而非依據某些預設理論框架或者統計數字來解釋歷史發展。其次,側重不同文明、國家之間的比較,試圖了解其現代化蛻變軌跡之異同。再次,近代化蛻變有相當普遍的斷裂性,亦即它在萌發之初是漸進、緩慢的,但至終則往往蛻變為猛烈的劇變。作者簡介
陳方正,廣西岑溪人,1939年生於重慶,后移居香港並赴美深造,獲物理學博士學位。任職于香港中文大學,歷任物理系講師、高級講師、大學秘書長,並從事理論物理及高分子物理學研究,曾任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先後赴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牛津大學工學院、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進行訪問研究。學術工作包括現代化歷程之比較研究、科技與現代化關係之探討、民族主義理論、科學哲學、科學發展比較史等。著有《繼承與叛逆:現代科學為何出現於西方》等。目錄
第一編 土耳其、俄羅斯與西班牙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