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法視角下網絡反恐問題研究 楊凱 978757641834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12
商品編號: 978757641834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國際法視角下網絡反恐問題研究
ISBN:9787576418347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著編譯者:楊凱
頁數:25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9632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國際法為視角,綜合解析國際法之於網路反恐的作用,即分析網路反恐國際法的現狀,明確現有問題及未來的改善方式。從國際法的淵源出發,國際社會已經存在網路反恐的法律規則,但未來仍需進一步完善。網路空間具有全球性,國際合作是打擊網路恐怖主義的最佳方式。利用國際法進行網路反恐符合國際社會各國的共同利益,各國也越發重視網路反恐的立法建設。中國在全球範圍內提出了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號召,並得到國際社會眾多國家的積極響應,未來中國將利用好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合作機制,利用好以國際組織為依託的區域合作機制,統籌網路反恐的國際法治與國內法治,在網路反恐國際立法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作者簡介

楊凱 武漢大學國際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國際關係博士后,巴黎第二大學訪問學者,現任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中國歐洲學會歐洲法律研究分會副秘書長、國家級涉外法治研究基地研究人員。主要從事國際公法學、網路反恐國際法、歐盟法學的教學與研究,主持並參与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項目、國家重大國情調研等項目,其博士后報告獲評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博士后出站報告。

目錄

前言
一、選題背景與選題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關於網路反恐的研究現狀
(二)國內關於網路反恐的研究現狀
三、研究思路與結構安排
第一章 網路恐怖主義概述
一、網路恐怖主義的概念與歷史沿革
(一)網路恐怖主義的概念
(二)網路恐怖主義的特性
(三)網路恐怖主義的歷史
二、網路恐怖主義產生的因素
(一)恐怖主義的成因
(二)網路恐怖主義的成因
三、網路恐怖主義的危害
(一)網路恐怖主義威脅世界和平發展
(二)網路恐怖主義威脅國家實體安全
(三)網路恐怖主義威脅社會公眾安全
本章小結
第二章 網路恐怖主義犯罪的構成
一、網路恐怖主義犯罪的主體
(一)網路恐怖人員
(二)網路恐怖組織
二、網路恐怖主義犯罪的主觀方面
(一)國際法中的規定
(二)各國法中的規定
(三)本書的認定
三、網路恐怖主義犯罪的客體
四、網路恐怖主義犯罪的客觀方面
(一)工具型網路恐怖主義犯罪的客觀表現
(二)目標型網路恐怖主義犯罪的客觀表現
(三)網路恐怖主義犯罪客觀方面的新趨勢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網路恐怖主義犯罪的責任
一、網路恐怖主義犯罪的責任承擔者
(一)網路恐怖人員的責任承擔
(二)網路恐怖組織的責任承擔
(三)國家的責任承擔
二、網路恐怖主義犯罪責任的承擔方式
(一)網路恐怖主義犯罪的罪名設置
(二)網路恐怖主義犯罪的責任配置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網路反恐的國家實踐與國際合作
一、國家層面網路反恐立法與實踐
(一)美國的網路反恐法律和國家網路反恐戰略
(二)英國的網路反恐法律和國家網路反恐戰略
(三)俄羅斯的網路反恐法律和國家網路反恐戰略
二、非政府層面的網路反恐
(一)網路服務商的網路反恐:新技術應用與國際合作
(二)民間力量的網路反恐:集體參与
三、國際層面網路反恐的合作
(一)網路反恐的多邊合作
(二)網路反恐的雙邊合作
(三)網路反恐的國際刑事司法合作
(四)網路反恐國際合作應達成共識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網路反恐的國際法體系
一、網路反恐的國際法淵源
二、網路反恐的國際法內容
(一)國際層面
(二)區域層面
三、現有網路反恐國際法面臨的困境
(一)國際法上網路反恐的管轄權不明確
(二)國際法上網路反恐協作機制不完善
四、網路反恐國際法的改善思路
(一)以實害原則確定網路恐怖主義犯罪的管轄
(二)構建綜合性網路反恐國際合作機制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網路反恐的中國方案
一、網路反恐應依託國內立法
(一)中國現行網路反恐法律
(二)中國網路反恐立法建議
二、網路反恐應維護我國的網路主權
(一)網路主權的概念緣起
(二)網路主權的國際法確認
(三)網路主權的中國立場
三、網路反恐應推進建設「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
(一)「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概念與內涵
(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國際法理
(三)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實踐路徑
(四)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未來展望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