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我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請求權配置中的規範衝突為問題導向,以功能主義為視角,對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請求權的應然配置及其實現路徑展開理論與制度構造研究。在研究思路上,本書遵循「配置理論構造-請求權之理論與實證檢視-請求權實現路徑形塑」的邏輯主線。在此基礎上,本書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是作為請求權配置指引的理論構造,旨在闡釋引入「威懾」與「補償」兩種功能指引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請求權配置的理論與實踐正當性;二是請求權配置的具體展開,在內容上既包括對現有請求權(不作為請求權與賠禮道歉請求權)實現制度功能的效用進行評估,並依據評估結果提出適用機制的優化策略、也包括對模糊性請求權(即損害賠償請求權)規範配置的理論證成與制度設計,最終形成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請求權的應然結構體系;三是請求權的實現路徑構造,主要著眼于對影響各類請求權法效果實現的權利主體安排、請求權體系內外關係等問題的生成機理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助力民事公益訴訟制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與規制經營者違法行為之功能的實現。作者簡介
杜樂其,江蘇大學法學院副教授,2015年9月畢業於南京大學經濟法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經濟法學、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在CSSCI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江蘇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主要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1項以及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2項。江蘇省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理事,江蘇省法學會社會法學研究會理事。目錄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