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加強「涉外法治研究」,強化在境外及國際社會中的「法治話語權」,對於一個國家十分重要,具有戰略意義。「引進來」和「輸出去」是加強涉外法治研究和強化法治話語權的必由之路,只有首先「引進來」,才能夠掌握境外及國際社會是在何種文脈下,使用何種的詞彙,以何種原理去理解相關法律問題,才可以做到「對症下藥」,才能夠以對方能夠容易理解的文脈,用對方熟悉的語言詞彙講述和展開本國的法學思想、理念、規範等,最終才能夠把本國的法治理念及法律原理「輸出去」,進而潛移默化地強化本國在境外及國際社會的法治話語權。以「勞動改造」為出發點的新中國的監獄行刑制度及理論是世界監獄行刑的重要部分,與包括其他西方在內的其他國家的監獄行刑制度和理論一道,共同構成人類有關監獄行刑的文明財產,中國的監獄行刑研究完全有資格、有能力參与和推動世界監獄行刑法治的不斷發展,加強有關境外監獄行刑法學研究,強化中國監獄行刑法治及相關研究在國際社會中的話語權,實屬必然。本書正是在日本有關監獄行刑的研究及制度的文脈下,使用日本監獄行刑研究的共同概念詞彙,在最大限度忠實于原有法律制度及研究文獻的基礎上,追求「境外」與「本土」的統一結合,不僅確切地將日本有關監獄行刑,尤其是有關「受刑人法律地位」的制度、判例、學說予以「引進來」,而且還基於國內的監獄行刑的實際分析探討了日本監獄行刑的經驗教訓,也做到了「輸出去」。本書的出版無疑會對加強中國監獄行刑領域的涉外法治研究,強化中國監獄行刑法學研究在國際社會中的法治話語權起到積極作用。作者簡介
趙新新,女,法學博士,上海政法學院警務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曾受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委派于日本一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刑罰論、刑事執行基礎理論,近年來聚焦于中日「行刑法治化」「服刑人員法律地位」的比較研究,發表論文、譯文數篇。目錄
總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