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記述了作者親身參与的在外盤股指、商品、外匯和期權衍生品市場上的50多個交易案例,通過復盤方式回顧當時的市場環境、市場機會、對機會的分析思路和交易邏輯、制定的交易策略,以及實際投資盈虧;並從投機交易的本質、原則、止損止盈、槓桿、倉位和最佳交易策略等幾個方面,總結規律性的心得體會。 本書採用案例形式,描述了作者如何認識自我、認識市場、以及認識自我與市場關係的過程,並認為研究自我、研究市場、以及研究自我與市場的關係,三者同等重要。全文其他論點包括:投資者需找到自洽的投資方法,價值投資不適合所有人;投資者要想獲勝,需掌握屬於自己的交易優勢;槓桿交易中,務必慎用「價值投資」策略,否則容易因價值不回歸不「收斂」而爆倉;投資者不但要有研究市場能力,更要訓練應對市場變化的「反應式交易」能力等。書稿記述了作者投機操作的故事以及心路歷程,給更多的從事投機業務的讀者有意的啟示。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作者參与股票、個股期權、股指期貨、商品期貨及外匯衍生品市場的實戰案例,以復盤的方式,再現每筆交易的市場環境、市場機會和交易邏輯、交易策略,以及實盤投資盈虧,從而總結出投機交易的本質、原則、止損與止盈、槓桿、倉位等一套完整交易體系。讀者既可以從中領悟投機交易的共性規律,也能從中吸取作者投機交易的經驗與教訓。 作為交易者,不要用主觀的眼光研判市場,因為交易者恰是市場的一部分,哪有「客觀」的市場供自我「旁觀」?想要做好交易,除努力研究市場和交易標的之外,還要研究自我、自我與市場的關係,三者缺一不可。 投資者必須找到自洽的投資方法,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價值投資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者要想獲勝,要有屬於自己的交易優勢;在槓桿交易中,務必慎用「價值投資」策略,否則容易因價值不回歸、不「收斂」而爆倉;投資者不僅要有研究市場的能力,更要訓練應對市場變化的「反應式交易」能力。作者簡介
許星,男,蘇州大學經濟學學士,上海財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在券商、信託和私人銀行領域有二十余年工作經歷,長期從事資管產品研發和客戶資產委託投資管理工作。從1995年接觸股市起,對證券投資產生濃厚興趣,並在境內外股票投資、國際商品期貨投資、外匯和金融衍生品投資上積累了多年實戰經驗。目錄
自序 尋找低風險高收益的投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