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為八個章節,第一章為「我國法治電視節目的發軔」,第二章為「新階段我國法治電視節目的發展」,第三章為「新時代我國法治電視節目的改革深化」,第一、二、三章勾勒中國道路的法治電視節目普法傳播歷史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本質上是中國道路在法治領域的體現。縱觀法治中國的實踐歷程,新中國成立后法治建設與普法傳播進程同步。經歷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49-1978)、改革開放新時期(1978-201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2012至今),傳播科技經歷模擬技術、數字技術、融合傳播新發展,法治電視節目從最初的普法宣教到情節鋪陳敘事推敲,再到深入法理人倫的深刻討論,體現出在建設法治社會這一神聖使命的感召下,電視法治節目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徵。第四章為「我國法治電視節目的紀實風格」,第五章為「法德合治理念下法治電視節目的『以案說法』」,第六章為「法治電視節目的社會溝通功能」,第四、五、六章節深度解析中國法治電視節目的特徵。新中國七十五年來,黨領導人民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從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到確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再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主流媒體的普法傳播實踐是法治中國最好的記錄者與見證者。由於國情文化、法律體系的差異,我國法治電視節目具有自己獨特的發展脈絡和鮮明特點,形成了區別於西方社會的媒介景觀,也成為中國特色傳媒實踐的創舉。第七章為「移動互聯網推動新時代法治電視節目融合傳播」,第八章為「多類型法治節目的全媒體探索實踐」,這兩個章節站在中國社會發展的新時代新階段,藉助視覺敘事範式,通過電視法治節目的傳播實踐,探究法治中國建設的發展軌跡。通過對法治電視節目的研究,生動揭示法治中國建設在過去、今日與未來的不懈追求。作者簡介
吳圓圓,傳播學博士,上海政法學院上海紀錄片學院講師。曾任CCTV-17《共富經》(原CCTV-7《致富經》)欄目編導,(法國)巴黎高等記者學院駐外記者暑期研修班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視聽傳播、節目創作、媒體融合。 先後獲得第二屆上海市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中級組一等獎、第三屆上海市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新文科組二等獎、上海政法學院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等十余項教學獎勵,連續兩年獲評上海政法學院教學示範崗。 主講的本科課程「電視節目製作」被評為上海政法學院校級重點課程、本科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在《傳媒教育研究》、學習強國平台、上海市教委新媒體平台發表教學文章多篇,指導學生創作的課程作品被學習強國平台、上海市團委、央視頻、澎湃新聞等近三十家平台媒體報道。目錄
總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