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包容性增長效果及其保障治理機制研究 余軍 978752232195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229
商品編號: 978752232195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普惠金融包容性增長效果及其保障治理機制研究
ISBN:9787522321950
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
著編譯者:余軍
叢書名:中青年經濟與管理學者文庫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398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黨的二十大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主題。高質量發展是高效率、高附加值、可持續性和包容性相結合的增長方式。確保社會各階層、群體能夠均等地獲得生產要素、公平地享受到經濟增長的紅利,進而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也是包容性經濟增長的目標。作為最重要的要素市場之一,金融市場能否服務於所有個體,是否設置了各種歧視性的門檻,決定了各層次群體是否具有均等的獲得要素的機會。包容性經濟增長倡導金融發展的普惠性,發展普惠金融被認為是實現包容性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基於此,本書首先對比了中美不同政治經濟體制下的普惠金融發展歷程,總結了普惠金融發展的客觀規律及其價值導向的制度差異。其次,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視角,考察了普惠金融發展在兩國收入分配、中低收入群體增收和就業三個包容性增長維度的影響效果。研究結果表明,美國的普惠金融屬於一種非均衡、高效率型包容增長模式,該模式導致金融泛化嚴重、社會與家庭的貧富差距日益加劇;中國的普惠金融屬於兼顧結構均衡的弱型包容增長模式,該模式經濟效率偏低,但卻是符合本土國情和長效高質量發展需要的最優選擇。然後,本書深入探討了兩國普惠金融經濟增長模式差異的根本體制原因,包括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和保障機制三個方面。最後,提出應鞏固和改善我國的結構型普惠金融模式,就構建以支小支農為重點金融服務體系、開拓農民理財增收渠道、建設農村非財務徵信體系、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相應建議。總之,中美作為兩個具有鮮明發展觀的國家,有著各自發展普惠金融的出發點、運行手段和保障治理機制。通過對比研究可藉此探討「華盛頓共識」和「北京共識」兩大發展形態下普惠金融包容性增長模式的運行差異,以及不同經濟體制所構建的保障機制的異同,為世界上正在建設普惠金融體系的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供一些的借鑒與參考。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