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論稿 (從本有而來) (德)馬丁.海德格爾 978710008801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11
商品編號: 978710008801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2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哲學論稿 (從本有而來)
ISBN:9787100088015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德)馬丁.海德格爾
叢書名:現象學文庫
頁數:58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365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哲學論稿:從本有而來》是馬丁·海德格爾重要的兩部著作之一。
《哲學論稿:從本有而來》是關於存在問題的首次全面嘗試,在書中海德格爾追問作為存有之真理和本質現象(即本現)的存有之意義,而且把這種存有或本現思為本有。全書共分前瞻、迴響、傳送、跳躍、建基、將——來者、最後之神、存有幾大部分。

目錄
一、前瞻
公開的書名「哲學論稿」與本質性的標題「從本有而來」
1 本「論稿」乃在一條軌道上追問
2 本有之道說乃作為對存在問題的第一個應答
3 從本有而來
4 從本有而來
5 對於少數入——對於稀罕者
6 基本情調
7 從本有而來
8 從本有而來
9 洞見
10 從本有而來
11 本有——此在——人
12 本有與歷史
13 抑制
14 哲學與世界觀
15 哲學之為「一個民族的哲學」
16 哲學
17 哲學的必然性
18 思想之無力
45 「決斷」
46 決斷(先行把握)
47 決斷的本質:存在或非存在
48 在何種意義上決斷歸屬於存有本身
49 為什麼必須做出決斷?
二、迴響
50 迴響
51 迴響
52 存在之離棄狀態
53 急難
54 存在之離棄狀態
55 迴響
56 存在之離棄狀態的持續,以存在之被遺忘狀態的隱蔽方式
57 存有之歷史與存在之離棄狀態
58 對存在之離棄狀態的三種掩蓋是什麼以及它們如何顯示出來
59 完全無疑問狀態的時代與施魔
60 作為最高急難的無急難狀態從何而來?
61 謀制
62 通過謀制和「體驗」對存在之離棄狀態本身的偽裝
63 體一驗
64 謀制
65 存有之非本質
66 謀制與體驗
三、傳送
四、跳躍
五、建基
六、將一來者
七、最後之神
八、存有
編者後記
附錄一:幾組重要譯名的討論
附錄二:德一英一中譯名對照表
譯後記

前言/序言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現象學在漢語學術界引發了廣泛的興趣,漸成一門顯學。1994年10月在南京成立中國現象學專業委員會,此後基本上保持著每年一會一刊的運作節奏。稍後香港的現象學學者們在香港獨立成立學會,與設在大陸的中國現象學專業委員會常有友好合作,共同推進漢語現象學哲學事業的發展。
中國現象學學者這些年來對域外現象學著作的翻譯、對現象學哲學的介紹和研究著述,無論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均值得稱道,在我國當代西學研究中佔據著重要地位。然而,我們也不能不看到,中國的現象學事業才剛剛起步,即便與東亞鄰國日本和韓國相比,我們的譯介和研究也還差了一大截。又由於缺乏統籌規劃,此間出版的翻譯和著述成果散見於多家出版社,選題雜亂,不成系統,致使我國現象學翻譯和研究事業未顯示整體推進的全部效應和影響。
有鑒於此,中國現象學專業委員會與香港中文大學現象學與當代哲學資料中心合作,編輯出版《中國現象學文庫》叢書。《文庫》分為「現象學原典譯叢」與「現象學研究叢書」兩個系列,前者收譯作,包括現象學經典與國外現象學研究著作的漢譯;後者收中國學者的現象學著述。《文庫》初期以整理舊譯和舊作為主,逐步過渡到出版首版作品,希望漢語學術界現象學方面的主要成果能以《文庫》統一格式集中推出。
我們期待著學界同人和廣大讀者的關心和支持,藉《文庫》這個園地,共同促進中國的現象學哲學事業的發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