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微創技術模擬培訓標準示範及常見病例分析 雷文斌 978752350227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技術文獻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242
商品編號: 978752350227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咽喉微創技術模擬培訓標準示範及常見病例分析
ISBN:9787523502273
出版社:科學技術文獻
著編譯者:雷文斌
頁數:4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345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模擬醫學又稱模擬醫學,是一門主要藉助模體和數字技術,以及衍生的 模擬技術和模擬工具(模擬人和模擬器)進行人體教學、醫學操作技術訓 練、手術訓練、手術設計和指導疾病預測、新葯研製、新器械研發等的學 科,主要包括模擬醫學教育和培訓(急救培訓、護士培訓、腔鏡手術訓 練),廣泛應用於本科生、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及畢業后教育領域。
20 世紀 90 年代,模擬醫學已經在歐美國家普遍推廣並應用於臨床實踐 教學,國際模擬醫學教育學會(Society for Simulation in Healthcare,SSH)、 歐洲模擬醫學協會(Society in Europe for Simulation Applied to Medicine, SESAM)、 國 際 標 准 化 患 者 導 師 協 會(Association of Standardized Patient Educators,ASPE) 和 國 際 護 理 臨 床 模 擬 教 育 學 會(International Nursing Association for Clinical Simulation & Learning,INACSL) 等都是極具影響 力的國際模擬醫學學術組織,這些組織一直致力於鼓勵和支持在醫學各個 領域中使用模擬技術進行培訓和研究,不斷推進模擬醫學在醫院質量管理、 醫學教育和研究中的發展和應用。
模擬醫學作為一門利用模擬技術創設患者和臨床情景來替代真實患者 進行實踐教學的學科,在國際上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基本的醫學教育方式。 近 20 年來模擬醫學快速發展,從「最佳秘訣」變成了「最佳實踐」;技能 模擬、情景模擬、原位模擬、跨學科和團隊模擬,以及 5G 和虛擬技術的引 入促使模擬教育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
1
咽喉微創技術模擬培訓標準示範及常見病例分析
目前全球約有 400 個大規模的模擬醫療中心,醫師可在其中通過各種 模擬技術創設高模擬患者和各種醫院工作情景來進行反覆練習,並且可以 安全地創造及管理醫院較難遇到的、具有挑戰性的複雜情景,從而減少患 者暴露於潛在醫療差錯中的風險。
很多人簡單地認為模擬醫療中心的建立主要是為了提升醫學生的臨床技 能水平,但在國際上,模擬醫療中心的作用並不局限於臨床技能教學,其對 保障患者安全也至關重要。以往出現醫療差錯的原因經常被歸結為醫護人員 缺乏經驗,但其實更多是由於醫院系統管理的問題。在保障患者安全方面, 歐洲的模擬醫學教育提倡與臨床相結合,回歸到臨床的實踐當中去,通過再 現臨床醫療差錯情景找尋事故可能的原因與潛在的解決方法,或利用事先設 定好的人員 / 情境事例去測試醫療工作系統的各種潛在威脅,模擬醫學方法 與手段已經大量應用於醫療安全環境保障與醫療系統提升。歐洲模擬訓練越 來越注重講師的訓練,模擬醫療中心首先要求老師能夠掌握所用的器材,熟 悉教育理念及方式,更好地引導學生,讓學生成為更好的醫療服務人員。
我國於 2000 年前後建立第一家模擬醫學中心,開始深入了解模擬醫學 教育。儘管國內模擬醫學教育尚處於發展階段,但近年來已逐漸進入臨床 醫學人才培養日常教學和醫療安全領域,併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 存在的問題有:①專科模擬醫學的學科建設比較薄弱,尚無醫院及醫學院 校設置模擬醫學碩士的課程,而美國的不少醫院已經建立了專科模擬醫學 培訓機制。以我國耳鼻咽喉學科為例, 其教育模式、培訓方法、學科建設、 設備研發和師資團隊等在國際上都處於落後地位。②模擬設備的研發能力 不足,目前絕大多數模擬設備的專利權都在國外。我國在一些新技術領域, 如 VR 技術、3D 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等領域並不比國外差,甚至很多是超 前的,這些新技術若能更好地與我國傳統的模擬設備有機結合,將會產生
2
巨大的應用空間。③我國在引入國外先進的模擬醫學教育理念時,還需要 本土化、創新化,符合國情,在實踐中進行調整。
宇航員的模擬培訓為人們所熟知,醫療也需要模擬模擬培訓,其實兩 者有著大量的共通點,通過高科技打造的高模擬模擬或虛擬醫療培訓環境, 有著多重關鍵意義。
首先,醫師可以在診療患者之前更好地培訓技能,尤其是高難度精細 化技術操作, 通過「無風險」的重複模擬操作培訓, 縮短學習曲線, 熟練 掌握技巧, 提升信心, 改善醫療質量及安全, 減少醫療失誤;從問診、查體 到治療或手術的全流程模擬,可以有效提升醫師對流程與程序的熟練程度; 數十次的反覆練習,可以讓醫師達到閉上眼睛也能完成操作的效果。
其次,從模擬教學賦能人才培養、助力臨床技能創新、模擬技術數字 化支撐智慧醫院建設等方面,模擬醫學能讓學生學習更貼近臨床,也能夠 讓管理更精細,從而全面提升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水平,其實質內核與當 前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理念深度契合。
此外, 傳統的醫學培訓或已不能滿足現代醫學教育對大量精準性及針 對性手術練習和培訓的需求。過去外科醫師大多通過使用大體標本(捐贈 者遺體)和塑料製成的人體模型進行操作,因此常受制於大體標本無法模 擬真實病灶、傳統標本不可重複利用、傳統模型真實度不夠無法帶來真實 反饋、現有解決方案無法製作結構複雜的身體器官等問題。而模擬醫學培 訓與傳統培訓相比具有許多優勢,在模擬醫學培訓中,醫學生可多次反覆 為模擬患者治療,從而更快地獲得經驗; VR 或模擬醫學模擬器允許個人多 次執行相同的程序以提高他們的技能,可使培訓速度提升 5 倍。
3
咽喉微創技術模擬培訓標準示範及常見病例分析
耳鼻咽喉科的模擬醫學教育對比內科、外科及婦產科發展相對滯后。 耳顯微模擬醫學發展比較早,有相對成熟的培訓體系;電子喉鏡的模擬教 育也正逐漸進入大家的視野。而咽喉微創領域的模擬醫學教育,由於沒有 相應的 VR 或模擬醫學模擬器,在國內外仍處於空白狀態。
咽喉嗓音顯微外科是結合顯微手術和內鏡手術的綜合手術, 對手術技 巧的要求極高。一方面,喉氣管位置深在、解剖結構精密、發聲生理複雜; 另一方面, 聲帶組織結構精細脆弱、手術空間窄小、路徑狹長, 在手術去 除病變的同時需盡量保留正常的嗓音功能或重建嗓音功能。而從患者的角 度,「嗓音是人類的第二張臉」,大家對嗓音手術的期望值是非常高的。嗓音 外科醫師需要不斷地練習,手術才能越做越精,一般來說,一名咽喉嗓音 顯微外科醫師的成長需要十幾年。然而在臨床上,低年資醫師很難有上手 機會,因為不熟練導致的毫釐之差可能讓患者失聲;他們只能通過電視錄 像觀察,缺乏有效操作訓練,面臨學習曲線長、專業人才培養異常困難的 窘境,紙上得來終覺淺,從業十年也不一定能出師。對於一些醫療資源匱 乏的基層地區,更是難有喉科醫師成長的土壤。雖然有的醫院計劃用大體 標本進行模擬手術訓練,但那樣的機會實在太少。
近年來,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咽喉創新團隊在雷文斌教 授等知名專家的帶領下,自主研發的咽喉顯微手術訓練模擬器(屬於高仿 真模擬訓練設備及體系)已申請發明專利及應用專利各 1 項,並以此為基 礎開展了系列培訓課程,改變了以往咽喉嗓音顯微外科只可「言傳」不可 「身教」的局面。該設備採用了動物喉標本及專業顯微外科手術器械模擬手 術環境,模擬度高,實現了在真實的生物咽喉結構中進行黏膜下注射、微瓣 製作、聲帶病變處理、顯微縫合等模擬操作,為咽喉嗓音顯微外科技術的
4
傳承與發展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模式。利用該設備可以直觀地向醫師講解和 演示咽喉微創手術,學員也容易上手;而在此之前,醫師用上 10 年的時間 接受培訓也未必能掌握在咽喉部打結。此模擬培訓系統為後續開發虛擬現 實手術操作培訓提供了物質基礎。
2019 年 7 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舉辦了首屆咽喉內鏡微 創技術高級培訓班,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咽喉外科醫師前來學習(圖)。學習 班給予學員們前所未有的手術實操機會,開創了該領域全新的教學培訓模 式,國內各大媒體紛紛報道。咽喉顯微手術高模擬模擬訓練是一次大胆而 成功的嘗試,為咽喉微創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開創了一條嶄新而高效的道 路,將引領及推動咽喉微創技術的迅速推廣及發展。截至目前,中山大學 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咽喉創新團隊已陸續開展了 6 期咽喉微創專科技術 培訓,國內各大院校,如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西京醫院等咽喉微創醫師紛 紛前來參觀學習,培養了一批批高質量、高水平的專業人員,引發業界熱 烈反響。團隊後續將繼續致力於咽喉內鏡培訓班的優質化、精品化,力求 為更多咽喉同道提供規範、高效的學習平台。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