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平十九韻 阿健 978751251508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75
商品編號: 978751251508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臨平十九韻
ISBN:9787512515086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著編譯者:阿健
頁數:20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332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臨平是長三角地區江南小鎮嬗變的縮影,它有山有水,有城鎮,也有村莊,還有說不完的歷史人文,又具備一座江南重鎮的所有元素,還不失江南佳麗地的婉約。雖則在歲月的變遷中,臨平湖
不在了,縱橫交錯的河港不在了,青石巷弄、深宅大院也不在了,但城鎮總要前行,總要迎接和擁抱變革。懷念過去是為了更好地珍惜和前行。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另類風格的回憶錄,在極簡的標題下蘊藏著豐厚的內容,既是一部古鎮的變遷史,也是一部個人的心靈史,兩者水乳交融,遠遠超越了風土人情的範疇。
本書共計十九篇,主要圍繞臨平特定時期的風物人事,間用小說的白描手法敘述,兼顧作品的真實性和趣味性。文中大多數內容皆有一定的依據與出處,少量因文學創作需要進行了適當的演繹。
文章行文自然、生動、細膩,不僅讓時光倒流、往事重現,還讓那些平凡的瞬間如雕塑般凝固下來並熠熠生輝。

作者簡介
阿健,本名馮健,70后,杭州臨平人,就職于某銀行。現任杭州市臨平區作家協會理事,臨平文學講習所常務副所長,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著有個人散文集《行走在城市的上空》。業餘馬拉松愛好者。

目錄
推薦序一 最後的守望者 1
推薦序二 一字喚起一整套意念 7
山001
橋012
途024
雨032
蟲039
魚051
攤055
廠063
校073
井087
站099
舞110
演117
鄉126
病138
臭143
雅151
味166
琴173
代跋一 歲月的下酒菜 183
代跋二 清醒的沉淪者 186

精彩書摘

「炎炎夏日何處去,木橋浜路影樂宮。」
本文的「舞」,試圖敘述三個意思:一是舞廳,二是舞種,三是舞者。
說舞廳,要從影樂宮說起。
影樂宮大約建成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附屬於著名的臨平電影院。和臨平劇院相比,雖同屬文化系統的國營單位,但電影院因為歷史悠久,感覺檔次要高一些。改革開放初期,臨平電影院是最早試水市場化經營模式的。
電影院北側挨著著名的木橋浜路,那裡曾是臨平最繁華的小商品地攤發源地。而劇院北側出租店面佔據了臨平最大規模的遊戲街機市場,後來跟風承包出去搞了個金蘋果夜總會,這些都晚于臨平電影院。
影樂宮吃到了臨平娛樂圈的第一隻螃蟹。它最早辟了一個明星電影廳,開始小廳放映。後來又搞了一個明星商場,雖然不大,但進貨渠道值得點贊,一時門庭若市。接著又有了一個明星音樂茶座,在明星商場二樓,再發展到明星卡拉OK。起初沒有包廂,只有大廳,點一杯茶飲或者酒水就可以坐下點唱了,記得是兩元錢一首。那時候效益比較好的炭黑廠正式員工的工資也不到月均100元錢。曲目不多,需要把歌名寫在紙上交給服務員,按序播放。
在大廳唱歌的好處是聽眾很多,唱得好掌聲雷動,唱得不好也有禮節性的鼓勵;壞處是等待的時間較長,不得不忍受各種離奇的跑調。讓人沮喪的是,有時會出現插隊播歌的情況,不知問題是出在音控師還是服務員環節,這難免招致顧客的不滿,有時還會引發摩擦。後來,經營方審時度勢,順勢而為,便誕生了臨平鎮上最早的卡拉OK包廂。
木橋浜路影樂宮一帶一直都是引領小鎮時尚的前沿地帶。
當時,在影樂宮跳舞的基本流程是這樣的:先是交誼舞,慢三、慢四、快三、探戈等,晚九點開始放迪斯科樂曲,持續半小時,然後是歌手獻唱,再恢復交誼舞,穿插倫巴、恰恰這些相對小眾的舞種。
這樣的安排很是妥帖,就像一首完整歌曲的起承轉合。在沒有學會交誼舞之前,我們去影樂宮只是為了九點鐘的那場迪斯科。迪斯科是不需要固定舞步和動作的,只要隨著勁爆的音樂亂蹦一氣,營造一個群魔亂舞的氛圍就很成功、很快樂了。那時最流行的音樂是《猛士的士高》之類,我還記得一個非常好聽的系列音樂,是把彼時眾多港台流行歌曲串燒在一起,叫作《跳動72》。我還從來源可疑的地下渠道淘到過一盤《跳動72》盒帶,但上面標註的歌手卻是歐陽菲菲。當時,我們手裡的盒帶要麼是借來的,要麼是盜版的,正版的只在西大街中山橋對面的新華書店音像門市部有售,那可是筆「巨額消費」,品類也不算時尚前衛。
影樂宮經營得如日中天之際,我已經從部隊回到地方,進了一家國有銀行,從事櫃面工作。臨平人早些年調侃地把櫃員叫作「櫃頭猢猻」,但我們不一樣,銀行還算比較吃香的單位,尤其專營外匯外貿業務的銀行,客戶多來自三資企業。工作內容有些單調枯燥,也極不符合我的個性,每天核對交進來的支票、匯票並在回執上蓋章,雖然整日和讓我最頭疼的數字打交道,但生活安定,待遇尚可。我甚至和幾位同事兄弟憧憬起退休后在×行老幹部俱樂部下圍棋、喝黃酒的情景。
可惜我們之中大部分人沒在這家銀行撐到最後。2000年至2010年,亦是金融體制改革大潮湧動之際,在各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紛紛湧現的時代背景下,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懷揣著不同的離緒各奔東西,有的仍在金融行業或其他領域顛沛流離,有的隨波逐流或自強不息地開創了新局面,締造傳奇
影樂宮的輝煌時期正值我們風華正茂,下了班就換上休閑時髦的服裝,浪跡于影樂宮等娛樂場所,享受生活的饋贈。那時,我們認識了一種叫作「電力紡」的絲綢面料。我在《廠》一文里說到,絲綢是臨平的支柱產業之一。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用從絲織廠或者別的各種渠道搞來據說是要出口的真絲電力紡面料,製成真絲短袖衫。這種短袖設色大胆,圖案繁多。這種短袖衫的版型極為寬鬆,半袖樣式,下擺掖進腰間,下身的標配是緊身小腳西褲,腳上配一雙淺口尖頭皮鞋,故意露出一大截白色線襪。走動起來,空氣會把上衣鼓起來,有點飄飄欲仙的味道,再配上中分或者四六分的髮型,無論在舞廳的激光下還是走在街頭,都是一道亮麗時尚的風景線。再說說舞者和舞種。
影樂宮有一部分是真正的舞者。他們通常年屆中年,因為熱愛舞蹈藝術,常年堅持練習舞技,精氣神保持得很好。他們都穿正裝,男士是素色或條紋短袖襯衣以及褲線熨得筆挺的西褲,女士身著艷色連衣裙或綴有精緻花邊的曳地長裙。
《月朦朧鳥朦朧》《桑塔·露琪亞》是標準的慢三,《容易受傷的女人》《讓我歡喜讓我憂》是慢四,《鴿子》是探戈,《春之聲圓舞曲》《多瑙河之波》是快三華爾茲,還有歡快俏皮的恰恰和倫巴舞曲。
真正的舞者值得尊敬。他們不在乎跳舞的場所有多簡陋和嘈雜,音樂一旦響起,就是他們神采飛揚、自信爆棚的時刻。檢驗真正的舞者和我們這些偽舞者的標準,除了著裝,就是快三和探戈。
探戈舞曲響起的時候,男伴彬彬有禮地上前做一個邀請的手勢,女伴優雅地撩一下裙擺,相攜來到舞池邊緣。二人默契地搭好架子,尋找一個「舞點」,便心領神會地啟動舞步,像兩條魚滑入池塘般自然而然地融入節奏。這感覺有點像小時候跳的大繩,找准切入點,才能把握好後來的節奏。緊接著,他們會來一個標準的甩頭動作。據說這個動作最初是為了防備情敵的佩劍偷襲。那時候在阿根廷跳個舞實在太危險了,早改成踢足球多好。不過,這個甩頭動作實在是太瀟洒了,讓探戈舞者迅速成為整個舞池的焦點。
當快三華爾茲的樂曲響起時,舞池裡基本只剩下嚴肅舞者的身影了。
顧名思義,快三的節奏非常歡快,舞者們繞著舞池順時針方向公轉,保持一定的間隔,同時又以自身為軸心快速自轉,讓人產生一種錯覺,華爾茲是天文學家發明的嗎?錯綜的舞步看得人眼花繚亂,女伴們普遍擁有苗條有致的身材,裙裾擺動起來曼妙無比;放眼望去,整個舞池化身絢麗的旋轉木馬,異彩紛呈,同時也引來眾偽舞者艷羡的目光。
跳快三需要較強的小腦平衡力,腳步轉換時要迅速形成一個略微向外的離心力,還要舞者具有較高的默契度,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踩到舞伴的腳,且容易轉暈。所幸整個夜場中最多穿插兩到三支快三曲子,大部分普通舞者還可以沉浸在慢三、慢四的舒緩節奏里。慢三、慢四的難度不大,通常是邀請異性舞伴的好時機。結果不外這樣幾種:邀請成功、被拒后悻悻而返,或者厚著臉皮不走以至掀起一些小風波,比如一旦惹得與受邀女士同來的男伴的不悅,就可能引發口角或者肢體衝突。好在影樂宮的舞者素質普遍不低。
老單位有個同事,時任保衛科長,就是真正的舞者。人長得高頭大馬的,遠遠望過去就像一塊巨大厚實的板壁。他常騎著一輛擦得鋥亮的永久牌二八自行車,穿行於街頭。我很詫異,這麼龐大的身板,只要下到舞池,就像「浪里白條」張順跳到江里,如魚得水。我多次看他輕盈地帶著嬌小的舞伴,伴隨快三的節奏,高速而靈活地穿插在喧囂浮華的影樂宮舞池,是如假包換的舞林高手。看上去這麼威猛的一條漢子,現實中卻為人謙遜、和顏悅色,坐在一樓科長室捧著碩大的保溫杯喝茶就是他的日常——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作為一名國有銀行的正科級幹部,管理著十多號人,卻從來沒見他與人發生口角、亂擺官架子。聽說他很顧家,我覺得是藝術修鍊了他的性情,陶冶了他的情操。
影樂宮之外,別的舞廳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于臨平各處。比如帝豪歌舞廳、金蘋果夜總會分別位於文化館和劇院的樓上;總工會舞廳位於工人文化宮頂樓;海底歌舞廳位於青少年宮樓上。最牛的還是位於江南貿工集團樓上的南亞歌舞廳,軟硬體配備都屬一流,絕對是杭州西來直到上海松江地界首屈一指的歌舞廳。
相較於前面提到的歌舞廳,南亞歌舞廳屬於鶴立雞群的存在。它的票價昂貴,是工薪階層消費不起的,哪怕偶爾咬牙消費一把,也有可能因為客滿而買不到門票。幸運的是,我居然機緣巧合光顧過幾次。
南亞歌舞廳的舞池並不大,但檔次很高,治安也好。當時才藝俱佳的歌手都會聚於此。有一位歌廳正式編製的男歌手,本地人,唱功極好,尤擅唱港台歌曲,張學友、李克勤、譚詠麟等人的名曲張口就來,還有一些民族風的通俗歌曲,如劉歡的《彎彎的月亮》等,也是他的拿手好歌。網路尚未出現的年代,很難想象他是從哪裡學會這些前衛歌曲的,讓人覺得他唱得甚至比原唱還好,讓我們羡慕不已。每到舞曲的間隙,他都會出來獻唱幾曲,引得掌聲一片。幾年後,他終於如願轉行做了專職文藝幹部——是金子在哪裡都發光。

前言/序言
推薦序一
最後的守望者
法 鴻
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細細品讀一部文學作品了?
就我而言,即便對世界名著也失去了耐心,而以改編的電影代替原著。
而在抖音里,將一部電影剪輯成幾分鐘的速看版,配上幾句粗糙的解說,儼然成了主流的閱讀模式。
阿健的新著《臨平十九韻》,卻讓我找回了久違的閱讀之樂。雖然成書前它只是一份簡陋的列印稿,但我卻漸漸沉迷其中,幾乎每一頁、每一行都藏著精彩、驚喜,令我拍案叫絕、會心一笑或悵然若失。
這是一部另類風格的回憶錄,在極簡的標題下蘊藏著豐厚的內容,既是一部古鎮的變遷史,也是一部個人的心靈史,兩者水乳交融,遠遠超越了風土人情的範疇。
阿健從 50 多年的歲月里提煉出 19 個關鍵字,每個都形成一個獨特的視角。它們縱橫交錯,如榫卯結構般無比堅實地重建了他的夢中家園。
他的行文是如此自然、生動、細膩,帶給讀者 360°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途》是可以看的,《蟲》是可以聽的,《臭》是可以聞的,《味》是可以嘗的,《舞》是可以觸摸的,《站》是可以想象的。
然而,深深打動我的還遠遠不止這些。
在閱讀過程中,我的腦海里漸漸浮現出三個詞:自由、平等、博愛。
一、自由的表達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自由,是《臨平十九韻》帶給我的第一重感動。
就像地底下蓄積多年的泉水,突然找到了一個出口,阿健的「敘述流」裹挾著所有回憶、聯想、感悟噴涌而出,盡情流淌。
這種流淌是不拘形式、自由自在的,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想怎麼寫就這麼寫。有時如同在向知己傾訴,有時又像自言自語。
很多篇章放棄了裝飾性的技巧,形似流水賬,比如《廠》,就是一家一家地聊:油廠、酒廠、啤酒廠、綢廠、工具廠、鋁合金廠等,但在不經意間,就聊出了一部地方經濟史、發展史,也聊出了社會變革、世態炎涼。
有的文章跨度很大,比如《橋》,將現實中的桂芳橋、隆興橋、保元橋與南斯拉夫的老電影《橋》做了無縫銜接。
又如《雅》,從晚清曲園先生的對聯一路聊到做燈籠、聽唱機、畫速寫、玩口技,將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事、物放在一起,卻毫無違和感。
大部分文章聊完了,結尾來幾句思考性的總結,整個流程行雲流水。
這種寫作姿態,就像抱著吉他即興彈唱,配樂樸素簡單,歌詞信手拈來,沙啞的白嗓子卻唱盡了滄桑。
說到底,寫作還是要靠天賦的。在《病》中,我讀到這樣一段文字:
但我始終覺得自己時常帶點憂鬱氣質,主要還是和童年經歷有關,特別是廠衛生所里的那張椅子,曾給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它是用水泥和磨石子澆鑄而成的,通體呈現出曼妙的像攤開的半張蛋卷一樣的曲線,又像一件舊上海的旗袍。它是那種接近果綠色的色調,本來質感是粗糲的,但因使用時間久了,被無數的屁股摩擦得光滑無比,像一件藝術品。
類似的細節比比皆是,阿健的文筆不僅讓時光倒流、往事重現,而且讓那些平凡的瞬間如雕塑般凝固下來並熠熠生輝。
在所有文章里,《演》《雅》《攤》《蟲》等是我偏愛的。然而,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演》的寫作明顯遊離了第一人稱「我」的敘述視角,改用第三人稱寫了三個小人物的命運交集,《演》更像是一部短篇小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