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
書稿是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編製的關於上海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的報告。是由上海市發改委主編的政府白皮書,內容是有關上海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狀況的綜合統計報告。本書以翔實權威的數據,充分真實地反映了上海市在2022年的整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形勢。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上海市發改委主編的政府白皮書,內容是有關上海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狀況的綜合統計報告。本書以翔實權威的數據,充分真實地反映了上海市在2022年的整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形勢。本書對於各級政府今後制定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決策具有較強的參考價值。
2022年,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的考驗,全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二十大精神,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全部工作的鮮明主題和貫穿始終的突出主線,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中共上海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緊扣市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打贏了大上海保衛戰,經濟發展韌性增強,改革開放創新深入推進,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穩步提升。
書中除了《關於上海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和《2022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之外,共有七篇,其分別是戰略任務篇、創新發展篇、協調發展篇、綠色發展篇、開放發展篇、共享發展篇、各區發展篇,全面地、詳細地記敘了2022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完成情況,展望了2023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美好前景,具有較大的史料價值和研究參考作用。
作者簡介
顧軍,男,漢族,1970年3月生,中共黨員。1997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8月參加工作,畢業於同濟大學,全日制大學,工學學士,在職研究生,工商管理碩士,工程師。現任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
目錄
關於上海市 2022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 2023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
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1
第 一 部分 戰略任務篇
1 1 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 25
1 2 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 28
1 3 深化科創板改革 33
1 4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 37
1 5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 41
1 6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 44
1 7 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50
1 8 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54
1 9 國際貿易中心建設 57
1 10 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60
1 11 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63
1 12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67
1 13 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 71
1 14 五個新城建設 76
1 15 城市數字化轉型 79
第二部分 創新發展篇
2 1 張江科學城 85
2 2 集成電路產業 89
2 3 生物醫藥產業 92
2 4 人工智能產業 95
2 5 高新技術企業 98
2 6 國際人才高地建設 101
2 7 知識產權保護 104
2 8 科技服務業 110
2 9 新賽道和未來產業 114
第三部分 協調發展篇
3 1 助企紓困穩增長政策 121
3 2 「一 江一河」濱水公共空間建設 124
3 3 南北轉型發展 128
3 4 鄉村振興 131
3 5 固定資產投資 136
3 6 「潮湧浦江」投資上海全球分享季活動 139
3 7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142
3 8 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 151
3 9 財政 156
3 10 稅務 163
3 11 銀行業 169
3 12 證券期貨業 174
3 13 保險業 180
3 14 現代服務業 184
3 15 信息服務業 186
3 16 房地產業 190
3 17 旅游業 195
3 18 文化創意產業 198
3 19 先進位造業 202
3 20 汽車產業 206
3 21 建築業 210
3 22 都市現代農業 216
第四部分 綠色發展篇
4 1 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221
4 2 能源保障和清潔能源發展 224
4 3 污染防治攻堅戰 226
4 4 綠色空間 230
4 5 市容環境 233
4 6 垃圾治理 236
4 7 土地高質量利用 239
4 8 水生態保護與水資源利用 241
第五部分 開放發展篇
5 1 營商環境改革 247
5 2 市場主體 252
5 3 外貿進出口 256
5 4 利用外資 260
5 5 境外投資 263
5 6 「一帶一路」建設 266
5 7 國資國企改革 271
5 8 民營經濟 275
5 9 國內合作交流 278
第六部分 共享發展篇
6 1 基本公共服務 287
6 2 民生實事項 目 290
6 3 就業創業 293
6 4 養老托育 296
6 5 教育 300
6 6 住房保障 306
6 7 社會保障 310
6 8 衛生健康 313
6 9 醫療保障 317
6 10 體育事業 323
6 11 社會救助和慈善事業 327
6 12 「一 網通辦」 330
6 13 「一 網統管」 336
6 14 上海城市精細化管理 339
6 15 社區治理 344
6 16 人口服務和管理 348
6 17 市場監管 351
6 18 社會信用體系 357
6 19 食品藥品安全 361
6 20 糧食和物資儲備 365
6 21 價格 369
6 22 公共安全 373
第七部分 各區發展篇
7 1 浦東新區 379
7 2 黃浦區 382
7 3 靜安區 389
7 4 徐匯區 394
7 5 長寧區 398
7 6 普陀區 405
7 7 虹 口 區 410
7 8 楊浦區 414
7 9 寶山區 419
7 10 閔行區 423
7 11 嘉定區 427
7 12 金山區 431
7 13 松江區 435
7 14 青浦區 440
7 15 奉賢區 446
7 16 崇明區 451
第八部分 附錄篇
2022 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459
前言/序言
關於上海市 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計劃執行情況與 2023年國民經濟和
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2023 年 1 月 15 日上海市第十六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一 次會議通過)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各位代表:
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委託,向大會報告關於上海市 2022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 行情況與 2023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 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2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22 年,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的考驗,全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二十大精神,把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全部工作的鮮明主題和貫穿始終的突 出主線,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中共上海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弘揚偉大 建黨精神,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緊扣市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各項 目標任務,按照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高 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打贏了大上海保衛戰,經濟發展韌性增強, 改革開放創新深入推進,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穩步提升(見表 1) 。
表 1 2022 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完成情況
指 標 名 稱 屬 性 全年目標 全年完成
全市生產總值 預期性 增長 5 5%左右 下降 0 2%
地方 一 般公共預算收入 預期性 增長 6% 下降 2 1%
續表
指 標 名 稱 屬 性 全年目標 全年完成
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 產值比重 預期性 41%左右 43%
單位建設用地生產總值 預期性 提高 7%左右 提高 2%左右
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比例 預期性 4 2%左右 4 2%左右
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 預期性 37 件左右 40 9 件
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預期性 60 家左右 60 家
新增就業崗位 預期性 55 萬個以上 56 3 萬個
城鎮調查失業率 預期性 5%以內 4 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預期性 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增長 2%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預期性 103 左右 102 5
完成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 約束性 20 萬平方米 20 萬平方米
新增建設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 預期性 17 3 萬套(間)左右 18 萬套(間)
環保投入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比例 預期性 3%左右 3%左右
單位生產總值能耗 約束性 進 一 步下降 完成年度 目標
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約束性 進 一 步下降 完成年度 目標
主要污染物重點工程減排量(化學需氧量、氨 氮、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 約束性 完成國家下達目標 完成年度 目標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約束性 42% 42%
注:1 地方 一 般公共預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同口徑增長 3 9%;2 城鎮調查失業率為 12 月 份 數據;3 根據國家規定,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重點工程減排量 的正式數據將由國家統計局和生態環境部核定。
( 一 )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眾志成城打贏大上海保衛戰。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對 2022 年 3 月 空前 嚴峻複雜的新冠疫情衝擊,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中 央有關部門、全國各地和人民軍隊的大力支持下,緊緊依靠全市人民,全面強化應急指揮 體系,全力突破資源極限挑戰,有效遏制了疫情指數級上升勢頭,有力阻斷了病毒快速傳 播的危險進程,打贏了大上海保衛戰。持續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優化核酸檢測點布局, 加強隔離房源籌措,因時因勢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全力做好醫療救治特別是重症救治工 作,進一 步提升重點場所和機構的防疫能力,加快推動老年人疫苗接種,持續完善診斷、檢 測、救治和入境人員隔離等措施,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 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穩增長系列政策有力支撐經濟回穩向好。全面落實國家穩經濟 一 攬子政策和接續措 施,先後制定出台抗疫助企「21 條」、經濟恢復重振「50 條」、穩增長「22 條」三輪助企紓困穩增 長綜合性政策,全年合計為各類市場主體減負超過 3 000 億元(見圖 1)。經過不懈努力,全 市經濟運行呈現「平穩開局、深度回落、快速反彈、持續恢復」的「V」型反轉態勢,全年全市生 產總值達到 4 47 萬億元,比上年下降 0 2%。大力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全市地方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7 608 2 億元,比上年下降 2 1%,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同口徑增長 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