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政治學、國際關係、外交學、社會學專業的高校學生、教師 關注美國及政治的人群(青年高知男性為主)
〇「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是什麼
·一種表現為偏執、歧視、仇外心理、父權制、種族主義的意識形態。
·一方面來自社會兩極分化加劇、外國干涉選舉和社交媒體革命所助長的宣傳和恐懼心理的傳播,另一方面也是人口和文化緩慢轉型的結果。
·本書將講述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是什麼,它何時出現,如何運作,以及它的發展方向。
〇為什麼要了解「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
·為什麼有人一邊實施種族歧視,一邊保衛宗教自由?
為什麼有人倡導基督教價值觀,又支持酷刑、反對槍支管制?
為什麼美國社會的不平等日益加劇?
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是解釋這些社會文化現象的核心。
〇濃縮在200頁的大師小書,為你全面解讀
·本書第一作者戈爾斯基是耶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近30年前就獲得過歷史社會學研究的大獎:巴林頓·摩爾獎;
第二作者佩里為俄克拉荷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獲得雨果·G·貝格爾獎、宗教科學研究學會傑出文章獎等多個學術研究重要獎項。
·本書用嚴謹的調查數據和歷史證據讓「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更好被界定、衡量和理解,學術方法嚴謹,語言通俗凝練。
〇為理解當下美國社會、政治、文化提供重要途徑
·近年來,美國的外交政策、移民政策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轉向收縮、封閉、排外,要理解作為內政延續的美國外交,就需要深入美國社會,理解驅動各派政治勢力消長的心理根源。
·縱觀歷史,種族問題一直都是預測美國國家政治歸屬的有力指標。美國作為我們極重要的他者,是我們始終重點觀察的大國,無論是理解當今國際關係或預測明日世界格局走向,還是評估中國今天所處的國際環境、把握未來趨勢,對美國社會環境及行為方式的深入討論都是重要的研究課題。
內容簡介
近年來,美國的外交政策、移民政策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轉向收縮、封閉、排外。如國會山騷亂事件所示,美國種族、宗教、政治問題在過去三個世紀的醞釀之後,終於在近年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而這也牽動著美國的內政和外交。要理解作為內政延續的美國外交,就需要深入美國社會,理解驅動各派政治勢力消長的心理根源。
《星條旗與十字架》聚焦「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這套國會山騷亂事件背後的世界觀,從種族、宗教、文化等方面對美國做了深入的解讀,採用社會學的方法探索美國民眾心理和思想觀念的根源。作者提出,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是關於美國的過去的「深層故事」,是對美國未來的構想,也是對自由、秩序、暴力的一種特殊理解。這是一種深層次的思想觀念,理解了它,就有望解開美國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許多謎團。
美國作為我們極重要的他者,是我們始終重點觀察的大國,理解和掌握美國民眾的心理和美國政治的運作方式,對理解當今國際關係、預測明日世界格局走向都至關重要。而《星條旗與十字架》,正是通往理解的門徑。作為時代和事件的親歷者,兩位重量級作者闡述了美國當前重要的政治弊端,為大眾讀者了解美國歷史、政治與文化提供重要途徑,以及全局性和獨到性的審視目光,將引起讀者對美國政治與社會的全新思考,指導我們自身的行動。
作者簡介
菲利普·S 戈爾斯基,耶魯大學社會學與宗教研究教授、比較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領域為現代和早期歐洲,側重於國家形成、民族主義、革命、經濟發展和世俗化等,特別關注宗教與政治的互動。其他興趣包括社會科學的哲學和方法論,以及理性在社會生活中的性質和作用曾獲巴林頓·摩爾獎、科學研究宗教學會最佳論文獎,著有《規訓革命》《馬克斯·韋伯的》等近10部著作。 塞繆爾·L 佩里,俄克拉荷馬大學社會學副教授、種族與犯罪學委員會主席。畢業於達拉斯神學院、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宗教、文化、家庭、種族/族裔、性別/性、不平等、集體行動,以及美國宗教和家庭生活的變化動態。著有《拓展上帝之家:全球孤兒保育運動與福音派激進主義的局限》《色慾上癮:保守派新教徒生活中的色情作品》《為上帝把美國帶回來:美國的基督教民族主義》等4部著作。
精彩書評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勇
精心譯作 傾情推薦
目錄
導言:爆發
1 「這是我們的國家,不是他們的」
2 1690年精神
3 自由、暴力、秩序
4 避免「大災難」
致謝
註釋
索引
精彩書摘
前言
我以為我業已經受了基督徒向我發出的可能是最嚴重的種族主義抨擊,但令人想不到的是, 2016年11月特朗普當選后我的情況更糟糕。
在充滿驚險刺激的轉折中,少數選民將唐納德·特朗普選為美國第45任總統。為了增加當下令人頭暈目眩的元素,投票后的民意調查發現,參加投票的白人福音派基督徒對特朗普的支持率竟高達81%,這是推動特拉普最終當選的最大推力。
我記得在選舉之夜,我熬夜到很晚,看著選舉投票的結果不斷出爐。我獨自坐著,我的妻子早就上床睡覺了,決心看看在電視上直播開票會不會改變最後的結果。天很黑,我的眼睛在電視屏幕和手機上的推特之間來回切換。當特朗普顯然勝選時,我的大腦一片空白,因為我的思想和情緒都在努力跟上這一新的發展。
最後,一種恐懼的感覺籠罩著我,因為我考慮到這樣一個事實,即一個公然反對種族正義的人很快就會佔據我們國家的最高政治職位。然後我的思想集中在離家更近的事情上:我的教會。我參加了一個以白人和福音派信徒為主的教會。根據百分比和我自己與他們的交流情況,我知道我的許多教友都投票支持特朗普。我無法擺脫內心的痛苦。我毫不掩飾我對這個人的擔憂,此人長期販賣種族刻板印象並溺愛種族主義者尤其讓人擔憂。
我在想,怎麼能和那些如此明顯地誤解甚至對我作為一位美國黑人的現實不屑一顧的人一起參加周日教堂禮拜呢?我怎麼可能與那些似乎並不關心他們所青睞的政治家的計劃對我、我的家人、我們的社區和我們的國家的影響視而不見的人,一起唱歌、祈禱和愉快交談呢?我知道我裝不了假,也不想裝。
我所感受到的一切都不是我所獨有的。從我與全國各地黑人基督徒的合作中,我知道許多其他人在總統大選前後對他們的信仰社區也有類似的疑慮。雖然他們可能已經私下與值得信賴的朋友和家人分享了他們的擔憂,但我還是打開了麥克風來錄製一段播客節目。
我的朋友博(Beau)採訪了我,讓我談談對選舉的反應,我在節目中實話實話。我說:「這個星期天,在我以白人為主的福音派教會裡敬拜,我感到不安全。」我接著描述了我從整個白人福音派人士那裡感受到的背叛感,但我仍然重視白人基督徒對種族正義的承諾。我感覺到我的話對某些人來說聽起來會很刺耳,因此我儘可能謹小慎微說話,區別不同人不要打擊一大片。
但這無濟於事。
在我們發布本期播客節目后不久,我的社交媒體賬號留言箱變成了種族主義攻擊謾罵的垃圾箱。
其中有人給我發了一幅圖,圖上一個卡通黑人小夥子正與黑猩猩握手,標題上稱我為「覺醒的黑鬼」。另一個人諷刺我為「覺醒的福音派」。在我寫的後續博客文章中,其他人評論說,我只是擺出了所謂「道德姿態」,並且已向「種族團結和同情的道德癱瘓和感情用事」投降了。一位教會成員——我從未與他進行過深入的交談——在推特上評論說,我對基督教、特朗普和選舉的看法是「自由的」和「世俗的」。在那之後,出現了幾篇從思想上批評我的文章,我所屬的教派和宗教團體也很快變成了排斥並邊緣化我這樣人的場所。
三個星期以來,我無法上網,左眼下面的小肌肉抽搐。這是壓力引起了一種生理反應,幾乎每次打開筆記本電腦時,我眼睛的肌肉都痛苦地抽搐。我開始習慣於預想最壞的情況。當我覺得言辭不能再低調時,它總是如此。後來我才知道,我所經歷的是一種種族創傷,幾年後,我仍要通過治療、祈禱和反思來處理它的影響。
我認為,種族主義攻擊對我影響如此深遠的部分原因是我無法確切地說出有哪些力量正在對我不利。我無法解釋種族主義、宗教和政治之間的有毒結合是怎麼一回事,而這種結合已經佔據了整個我的生活。
因此,我才明白,了解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菲利普·戈爾斯基、塞繆爾·佩里和其他研究該主題的學者的著作對我幫助如此巨大。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的思想包括偏執、歧視、仇外心理、父權制和種族主義等內容,它們以基督教面目出現但又表現為許多種方式。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不僅僅是為這一社會文化現象提供了名稱,它還有助於解釋導致某些看起來如此自相矛盾行為的心態和信仰。
那些自稱為重生的基督徒如此強調道德,怎麼能支持像唐納德·特朗普這樣一個放蕩不羈、傲慢和殘忍的政客呢?在病毒大流行期間戴口罩如何成為「宗教自由」問題?為什麼有那麼多基督徒引用《羅馬書》13章說要服從政府當局的管理,但卻又支持國會大廈的叛亂?種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是否構成了他們所有信仰的潛台詞?
這些問題的答案極為複雜,需要放在歷史大背景中並結合不同語境加以考察。但 《星條旗與十字架》一書 讓我們得以一瞥這個系統,這個系統有一個內部的、雖然令人沮喪的邏輯。戈爾斯基和佩里對基督教自由意志論等批判性思想以及秩序、自由和暴力使用等特殊概念進行了清晰而深入的研究。作者的探討比這還要深刻,他們展示了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不僅僅是一套信仰,而且還是一種敘事——一個不斷被講述、重新講述和修飾的所謂「深刻故事」,以適應那些接受它的人的願望。
《星條旗與十字架》 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可怕但必要的警告。雖然將國會大廈的叛亂視為一個孤立的事件並認為它不會在不久的將來重演的說法令人欣慰,但戈爾斯基和佩里彙編的數據卻引導我們得出不同的預判。他們的結論是,不僅有可能出現另一次暴力奪權運動,而且「第二次爆發可能比第一次規模更大、更猛烈,大到足以埋葬美國民主至少一代人」,時間也許會更長。
其他人同意他們的評估。2020年,國土安全部發布了年度國土威脅評估。官員們警告說:「在國內暴力極端分子(DVEs)中,出於種族和民族動機的暴力極端分子——特別是白人至上主義極端分子(WSE)——仍將是國土上最持久和最致命的威脅。」雖然白上主義極端分子和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者並不完全相同,但有一些重疊,並且像三K黨和類似團體一樣,白人至上主義極端分子很容易將基督教符號和思想用於暴力目的。鑒於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及其相關運動帶來的歷史性的持續危險,戈爾斯基和佩里認為應當以緊急的姿態更加積極地打擊這一意識形態。
《星條旗與十字架》一書中令人信服的研究使我得出了以下評估: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是當今美國教會信仰工作所面臨的最大威脅。並不是像許多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者所爭辯的那樣,批判種族理論、1619計劃或對種族不公的所謂「覺醒」會將人們推離教會並阻礙民主 ,但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將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星條旗與十字架》中的信息可能無法說服你們中間的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者改變他們的想法或行動。然而,這本書會讓你獲得更有說服力的觀點,更有信心地與各種不同的、往往是有害的觀點進行辯論。你可以用書中保羅·韋里奇(Paul Weyrich)的引文來證明,如何讓投票變得更加困難恰恰是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者維持政治權力的有意策略。你可以指出國會大廈騷亂中過多的基督教符號,並問為什麼這麼多人認為基督自己認可了他們的行為。你可以引用統計數據和民意調查數據來表明,仇外心理、對「我們人民」的狹隘解釋以及對不平等的結構性解釋的厭惡都與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呈正相關的關係。
雖然我們的具體故事可能有所不同,但我們都受到了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的影響。在你的教會或信仰團體中,可能有人堅持它的原則。也許你有家人,同事或朋友,因為這種惡意的意識形態,你不得不面對甚至切斷聯繫。你可能不得不離開一個你認為你屬於自己的空間,因為你拒絕鸚鵡學舌。美國的每個人都必須應對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對公民權利和民主本身構成的威脅。
由於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的影響是如此無處不在,《星條旗與十字架》不是一本你可以簡單地閱讀的書——這本書所傳授的知識必須被吸收和應用才能真正理解。我們都必須能夠在日常生活、時事、立法行動和說話中辨別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的影響。我們必須善於在我們看到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表現的當時當地就立即解決它而不拖延。這將需要一種罕見的勇氣,這種勇氣會冒著巨大的風險來對抗現實。但我們別無選擇,因為這樣關係到我們自身的利益。冷漠和不在乎的態度會使我們墮落為我們國家滅亡的同謀。我們必須使用戈爾斯基和佩里在《星條旗與十字架》中收集的數據來對抗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就好像我們的整個民主都依賴於它一樣。此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