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科學社會學和技術社會學都開創于西方。可是,工程社會學首創于中國。工程活動是最基礎的社會活動,是社會學重要的研究對象之一。本書回顧了工程社會學跌宕起伏的「學術前史軌跡」和作為新興分支學科在中國創建的過程,分析了工程社會學的理論基礎、人性假設、基本主題。本書分別論述了工程角色、利益相關者和工程共同體,工程活動中的合作、摩擦、權衡、協調與協同,工程活動的制度安排、生命周期和社會運行,工程活動中的社會嵌入與社會排斥,工程活動中的社會分層、社會流動和社會網路,工程越軌行為,工程安全、風險與危機管控,工程的社會評估,「工程時空」視野中的小城鎮和大中城市,行業性和創新的工程社會學問題。本書可供工程界、管理者、工科師生、社會學界和其他有興趣的讀者閱讀。作者簡介
李伯聰,1941年生於河南省禹州市。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中國工程哲學的創導者和先驅開拓者之一,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工程哲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科技史學會工程史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長。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進行工程哲學領域的探索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扁鵲和扁鵲學派研究》、《人工論提綱》、《工程哲學引論》、《高科技時代的符號世界》、《透視知識》、《工程社會學導論》(主要作者)等。目錄
第一章 緒論:工程、社會學與工程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