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農業 柏芸 978750448554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商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69
商品編號: 978750448554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5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古代農業
ISBN:9787504485540
出版社:中國商業
著編譯者:柏芸
叢書名: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科技系列
頁數:18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258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華文明是唯一起源既早,成就又大,雖有起伏跌宕,卻始終沒有中斷過的文明。中華文明能夠源遠流長的基礎正是由於它擁有發達的傳統農業。 「多元交匯、精耕細作」是中國古代農業的主要特點,也是中國古代農業強大生命力的源泉。柏芸編著的《中國古代農業》一書以此為中心,全面勾畫我國傳統農業的發展歷史和傳統農學的獨特體系。

內容簡介

中國是世界農業起源中心之一。中國農業在其發 展過程中有一系列重大發明創造,形成獨特的生產結 構、地區布局和技術體系,在農藝水平和單位面積產 量等方面居於古代世界的最前列,它的技術成就對東 亞和西歐農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古代發 達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農業,是中華文化得以持續 發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華文明火炬長明不滅的 主要奧秘之一。中國古代農業的特點,可以用「多元 交匯、精耕細作」八個字來概括。它是中國古代農業 強大生命力的源泉。柏芸編著的《中國古代農業》將 以這八個字為中心,勾畫我國傳統農業的發展線索和 傳統農學的獨特體系。

目錄

第一章 獨樹一幟的中國古代農業
第一節 自成體系的原始農業
中國農業的起源
我國原始農業起源的地理環境
中國原始農業的特點
第二節 奠定傳統的夏商周農業
出現了耒耜與青銅農具
以溝洫為標誌的農業體系
五穀的形成與發展
六畜的形成與發展
蠶織與漁獵的由來
第三節 全方位發展的戰國、南北朝農業
鐵器時代的來臨
大規模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的興建
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形成
農業生產全方位的發展
畜牧業的發展
蠶桑業重心的確立
漁業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
第四節 經濟重心轉移中的隋、元農業
農業重心向南方轉移
圍水造田,開山闢地
糧食構成發生重大變化
南方經濟作物和植茶業開始崛起
第五節 持續發展的明、清農業
人口的膨脹制約了農業發展
開發灘涂荒山和邊疆
新的高產糧食作物的引進和傳播
其他經濟作物的發展
畜牧業與生產養殖業的新變化
商業性農業的發展進入新階段
第二章 日新月異的農業科技
第一節 傳統農具的創新與演進
農具質料的變革
耕播整地農具
收割加工農具
農田灌溉工具
第二節 中國古代的土壤改良技術
中國古代對土壤的認識
鹽鹼地改良
冷浸田改良
第三節 中國古代的施肥技術
中國古代肥料的種類
基肥施用和看苗施肥
合理施肥和施肥「三宜」
第四節 中國古代的耕作技術
中國古代耕作制度的演變
中國古代的土壤耕作原則
北方旱地的耕作技術體系
南方水田的耕作技術體系
中國古代的複種技術
中國古代的生態農業
倉貯技術
第五節 中國古代的育種選種技術
去劣培優結碩果
善藏種子巧處理
人力回天的無性繁育技術
雜交技術
第三章 日益完善的古代農業制度
第一節 古代農田制度
屯田制
均田制
井田制
占田課田制
糧長制
第二節 中國古代農業租稅制度
租佃制
戶等制
租庸調製
兩稅法
一條鞭法
押租制
預租制
攤丁入畝制
第四章 規模宏大的古代農田水利工程
第一節 古代的農田水利工程
渠系工程
陂塘蓄水
御咸蓄淡工程
陂渠串聯工程
圩田工程
淀泊工程
海塘工程
坎兒井工程
第二節 古代治黃工程
遠古治黃傳說
黃河下游大堤的形成
王景、王吳治理黃河
賈魯治黃河
潘季馴治河
靳輔、陳潢治河
第五章 與時俱進的古代農學
第一節 古代農學
古代農學綜述
古代農書的發展
第二節 古代農學寐
趙過與代田法
汜勝之與《汜勝之書》
賈思勰與《齊民要術》
陳旉與《農書》
王禎與王禎《農書》
魯明善與《農桑衣食撮要》
徐光啟與《農政全書》
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