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與臺灣百年命運 (精) 張仕榮 978752251801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九州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52251801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甲午戰爭與臺灣百年命運 (精)
ISBN:9787522518015
出版社:九州
著編譯者:張仕榮
頁數:30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246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次年,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以及「澎湖列島」,並該地方「所有堡壘、軍器工廠及一切屬公物件,永遠讓與日本」。 清政府的割台之舉給台灣民眾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傷,從而在島內形成了「悲情意識」「亞細亞孤兒情結」。由於與大陸分離的時間太久,同時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對台「皇民化」改造遺毒極深,部分台灣民眾對1895年亡台之痛至今難以釋懷,對祖國充滿著複雜糾結的感情,依戀之中夾雜著怨恨。 近百年來,台灣與大陸人民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進程,塑造了有差異性的國家觀與世界觀,影響了兩岸人民對國家認同的不同理念,對此要給予理解和詮釋。近年來,兩岸和平發展的成果來之不易,但是兩岸的進一步融合乃至國家統一還要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總體而言,國家統一目標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本書主要從歷史角度來闡述台灣百年風雲,講述兩岸關係及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進而展望國家統一的美好前景。

作者簡介

張仕榮,1974年1月生,中共黨員,漢族,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人,國際政治專業法學博士,中共中央黨校原國際戰略研究所國際關係與台港澳研究室副主任,現任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教學秘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政治、台灣問題。 獨立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1年度青年項目(「基於自組織理論構建台灣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研究」)。獨立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5年度一般項目「美國亞太戰略再平衡與中國的領土主權安全」。此外,獲得「國際社會反分裂研究」等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一般項目與教學講題等5項校內課題資助。 出版《21世紀初期中美日安全關係中的台灣問題》《新時期中國能源安全體系研究》《基於自組織理論構建台灣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研究》等專著3部、合著2部,此外參編論文集和教材10部。在《當代亞太》《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拉丁美洲研究》《學習時報》《思想理論動態》《中國黨政幹部論壇》《理論前沿》等國內外中文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60多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22篇,多篇文章多次被海內外學術界和政論媒體轉載、引用。

目錄

第一章 1895年前台灣的歷史沿革
第一節 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節 台灣島內各民族是中華民族的有機組成部分
第三節 兩岸的文化同祖同源
第二章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
第一節 甲午戰爭與中國朝貢體系的瓦解
第二節 《馬關條約》簽署與日本現代化的原點
第三節 」以散地換要地」與乙未反割台戰爭
第三章 1895—1945年日據台灣與「皇民化」
第一節 日據台灣與對台經濟掠奪
第二節 日據台灣時期的殖民統治
第三節 日據台灣時期的文化侵略與「皇民化改造」
第四章 1945—1949年台灣回歸祖國
第一節 1945年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
第二節 國民黨統治台灣與「二·二八事件」
第三節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國民黨敗退台灣
第五章 1949—1979年兩岸軍事對峙
第一節 1949年國民黨殘餘勢力退踞台灣
第二節 朝鮮戰爭與美國介入台灣
第三節 冷戰後中美蘇關係與台灣問題
第六章 1979—1995年兩岸逐步解凍
第一節 」一國兩制」的形成與逐步完善
第二節 中美建交與美台官方關係的終結
第三節 兩岸關係的解凍及蔣經國「治台」
第七章 1995—2008年遏制「台獨」
第一節 島內「台獨」勢力一度猖獗
第二節 兩岸關係在曲折中前行
第三節 大陸全方位堅決遏制「台獨」
第四節 中美關係與台海危機
第八章 2008—2016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時期
第一節 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就斐然
第二節 2008年後馬英九執政述評
第三節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框架逐步確立
第九章 2016—2021年台海形勢重現複雜嚴峻
第一節 蔡英文「台獨」路線圖已現
第二節 中國國民黨走向與洪秀柱、韓國瑜現象結束語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歷史思考
一、國家統一是時代潮流指向和大國興衰關鍵
二、中國國家統一的歷史邏輯寓於「大一統」的政治文化之中
三、認清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辯證關係
四、正確處理國家統一進程中的外部干擾因素
五、制訂好中國國家統一總體戰略及應急預案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