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舊石器時代藝術領域的扛鼎之作。 有關人類藝術原初萌動的全球性研究,文字生動有趣。 英國著名動物學家和人類行為學家、《裸猿》作者德斯蒙德·莫里斯推薦,法國著名畫家、雕刻家、雕塑家皮埃爾·蘇拉熱作序,德國著名藝術史家羅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撰寫總序。叢書顧問羅泰、李零。內容簡介
哪裡能找到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人類又是在什麼時候,出於什麼目的,開始試驗不同的材料、樣式和顏色?我們曾經的「表親」——尼安德特人是否也能夠創作藝術作品?數十年來,史前學家一直在追問這些關於祖先的疑問,但直到近年,才隨著尖端科學和考古技術的發展,拼湊出遠古藝術傳奇的朦朧雛形。 本書作者米歇爾·羅爾布朗謝和保羅·巴恩顛覆傳統的歐州中心主義觀點,將考察範圍拓寬到全世界,品評了各類早期藝術的發現、歷史以及重要性。從而得出:我們的祖先,絕不是過去以為的一群創造力匱乏、只會茹毛飲血的野蠻人;歐洲也絕不是人類藝術的唯一「搖籃」。無論人類去往何方,藝術的衝動一直在他們的大腦中澎湃著。作者簡介
保羅·巴恩(PAUL BAHN),史前學和考古學作家,他編撰的著作等身,包括正規洞穴藝術導論《穿越冰河時代》(Journey Through the Ice Age)、《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與約翰·弗倫利(John Ftenley)合著的《地球島》(Earth Island)、《劍橋插圖考古史》(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Archaeology),與阿德里安·利斯特(Adrian Lister)合著的《猛獁象:冰河時代的巨獸》(Mammoths:Giants of the Ice Age)。目錄
引言 什麼是「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