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如何閱讀中國文學」系列叢書之一。英文版於2008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推出,該書在美國學界和大眾讀者中獲得良好反響。為給國內讀者帶來視角新鮮又紮實可讀的精品文學導讀,三聯書店引入國內后,在外版基礎上,邀請國內學人參與增補。 本書是該系列叢書之一。全書共20章,按歷史階段分為六部分:先秦、漢代、魏晉南北朝、唐代、五代與宋、元明清。全書選取從先秦至明清的近200首代表性詩歌。各類體裁由十余位海內外古典文學專家分別撰寫。本書有對各種詩歌類型的介紹、分析與研讀,也會帶領讀者著重關注中國詩歌的主題、形式與作詩方法,完整地展現了中國詩歌文化的全貌。內容簡介
蔡宗齊、葛曉音、蔣寅、倪豪士、田曉菲、艾朗諾、易徹理等十余位海內外古典文學專家共同打造的詩歌導讀集。引入當代文本閱讀與理論分析的方法,解讀從先秦至明清的中國經典詩歌,剖析詩歌作為情感表達的藝術結晶,如何在千百年間滲透在中國人的文化血脈之中。全書以文體為綱,分門別類解析中國詩歌體裁的發展歷史;以審美為目,抉發探研影響中國詩歌嬗變的語言傳統與審美方式。不僅提供看待傳統詩歌的新視野,也讓人獲得美學愉悅與智識洞見,由此帶領讀者從中國詩歌的創世時代一路探索,走進中國文化的詩意天地。作者簡介
蔡宗齊,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校區東亞語言文化系及比較文學系教授,著、編有英文書籍十三種,發表中英文論文一百多篇,研究領域涉及中國古典詩歌、古代散文、古代文論、古代美學、比較詩學以及佛教。中文專著有《語法與詩境:漢詩藝術破析》《漢魏晉五言詩的演變》《比較詩學的結構》。2014年與袁行霈教授合作創辦英文雜誌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JCLC; 杜克大學出版社刊行), 並任聯席主編。同年又復辦《嶺南學報》並擔任主編。2017年JCLC 成功入選世界權威期刊索引AHCI。同年又與袁行霈教授共同主編 How to Read Chinese Literature 系列叢書 ,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叢書中文版將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2018年為香港嶺南大學創辦 Prism: Theory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稜鏡:理論與現代中國文學》),由杜克大學出版社出版。Prism 和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兩部英文期刊互為補充,全方位地涵蓋了中國古典和現當代文學。2019年與袁行霈教授共同建立 Chinese Texts in the World 叢書,由博睿(Brill)出版社出版。2020年被美國學術期刊主編協會(Council of Editors of Learned Journals;CELJ)評選為2020年傑出主編獎得主。傑出主編獎居是該協會所授予的最高榮譽。此獎在1981年建立以來,歷屆得主大部分都是美國著名人文期刊的編輯,獲此殊榮,屬亞洲文學與文化研究的期刊首次進入獲獎之列。目錄
緒論:中國詩歌的主要特點/蔡宗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