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一部以文學為經、以文化為緯、兼及思考與休閑的專題散文集,一套文章好讀、裝幀好看的小書。 域外書寫,為中國人了解域外文學藝術、歷史地理、政治經濟、地方文化,真正打開了一扇窗。隨著時間的推移,作者們的書寫直接源自他們的域外生活經驗,也逐漸歸於平淡。今天,圍繞著這些域外文字,啟發著我們繼續思考如何看待域外世界,以及如何走向世界。內容簡介
《域外雜記》所選編的作品是作者經過實地旅行、勘察乃至長期生活之後,對「域外」的觀感與沉思。 全書分為三輯,「歐洲」一輯展現了改革開放后首批訪歐者看見的歐洲,而隨著時間的迫近,作家筆下的「歐洲」也由最初的震撼逐漸成為與我們生活無異的日常。「美國」一輯主要側重對具體的生活事項進行了描述。「亞非」一輯則多為近年作品,再次審視這人類文明的搖籃,在當代社會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產生的影響。作者簡介
陳平原,廣東潮州人,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第七屆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2008-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講座教授(與北京大學合聘)。曾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995,1998,2003,2009,2013),以及第四屆王瑤學術獎著作獎(2016)、第四屆思勉原創獎(2017)、第十四屆文津圖書獎(2019)等。先後出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想象都市》《記憶北京》《現代中國的述學文體》等著作三十余種。另外,出於學術民間化的追求,1991-2000年與友人合作主編人文集刊《學人》;2001-2014年主編學術集刊《現代中國》。治學之餘,撰寫隨筆,藉以關注現實人生,並保持心境的洒脫與性情的溫潤。目錄
總序 陳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