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愛原始性-西方藝術和文學中的趣味史 (第二版) 9787549425228 (英)E.H.貢布里希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西美術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750
商品編號: 978754942522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09*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偏愛原始性-西方藝術和文學中的趣味史 (第二版)
ISBN:9787549425228
出版社:廣西美術
著編譯者:(英)E.H.貢布里希
叢書名:貢布里希文集偏爰原始性----西方藝術和文學中的趣味
頁數:31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138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這部來自世上傑出的美術史家之一的著作,不論在個人觀點的表達上,還是在文獻的簡選上,都給趣味史和心理學提供了深刻而富有啟示的洞見。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視覺藝術趣味變化史上反覆發生的一個現象:古老而單純的作品,例如「原始的」作品,在道德上和審美上要優於後來變得柔弱、頹廢的作品。貢布里希將這種觀念追溯到古典時代,既把它與西塞羅關於放縱感官會導致厭惡的觀察聯繫起來,又把它與藝術發展像生命體一樣會生長、會成熟、會腐敗以至死亡的一個影響深遠的比喻聯繫起來。一代代的藝術家和批評家更偏愛早期風格所具有的力量、高貴和真誠,而厭惡精緻的風格,因為它以腐敗和俗氣訴諸人們的感官。本書稿總結了作者四十多里來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和思索,他論證嚴密,旁徵博引,討論了相關作者、批評家和藝術家在塑造和改變這些觀念時所起的作用。

作者簡介
[英]貢布里希教授,恩斯特爵士,功勛團成員(O M ),高級英帝國爵士(C B E)。1909年生於維也納,1936年進入倫敦的瓦爾堡研究院任教職,從1959年起,擔任倫敦大學古典傳統史教授及院長,直至1976年退休。主要著作有《藝術的故事》(第16版,1995年),《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第6版,2002年),《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1979年)。還出版有論文集,「文藝復興藝術研究」四卷,第一卷《規範與形式》(1966年)、第二卷《象徵的圖像—貢布里希圖像學文集》(1972年)、第三卷《阿佩萊斯的遺產》(1976年)、第四卷《老大師新解》(1986年),《木馬沉思錄——藝術理論文集》(1963年),《圖像與眼睛—圖畫再現心理學的再研究》(1982年),《敬獻集——西方文化傳統的解釋者》(1984年),《我們時代的話題——20世紀的藝術與學術問題》(1991年),以及《藝術史反思錄》(1987年),《偏愛原始性——西方藝術和文學中的趣味史》(2002年)。

目錄
譯者序 藝術史家是文明的代言人 / 7
前言 偏愛原始性 / 23
第一章 柏拉圖的偏愛 / 27
插曲:進步還是衰落? / 50
第二章 崇高的崛起 / 56
第三章 前拉斐爾派的理想 / 97
第四章 尋求精神性 / 148
第五章 形式價值的解放 / 185
插曲:新世界和新神話 / 203
第六章 二十世紀 / 208
倒退的誘惑 I / 238
倒退的誘惑 II / 244
第七章 原始性:于意云何? / 269
附錄 古物的研究 / 296
註釋 / 299
索引 / 306
圖片版權 / 317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