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區協商治理研究-基於政治統合的視角 湯彬 978752271691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52271691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城市社區協商治理研究-基於政治統合的視角
ISBN:9787522716916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湯彬
叢書名:國家治理研究叢書
頁數:22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092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探索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社區成為國家治理體系的「基層基礎」,被寄予了推進基層民主、社會治理和建設基層黨的「戰鬥堡壘」等功能期待,並依託自上而下的政策供給開展了協商治理等一系列創新實踐。作者基於中國情境,在揚棄相關理論範式的基礎上,將「政治統合」作為觀察和分析城市社區協商治理運作邏輯的主要視角,力圖由此揭示中國特色的政黨引領社會治理模式。作者認為,通過組織互嵌和過程規制,政治統合下的協商治理有利於破解利益空間錯配、集體行動困境等難題,優化居民自治,促成多方協同,維護日常秩序。而由於處在多重場域的交界面上,這一模式也面臨著執行扭曲、運行梗阻和功能異化等風險挑戰,其長效發展有賴於治理理念、制度體系、主體能力、互動格局等要素的系統性調適。

作者簡介

湯彬,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雅博士后、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當代中國治理、政黨治理、國家與社會關係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管理世界》《學術月刊》《社會主義研究》《甘肅行政學院學報》等核心期刊發表獨作與合作論文多篇。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合作研究成果曾獲北京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目錄

緒論
一 研究緣起:新時代社區治理路徑的探索與創新
二 文獻綜述:轉型期社區治理的主要難題與應對
三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城市社區協商治理的發生背景
第一節 流動社會的空間重塑:城市社區的特徵與屬性
一 作為居住空間的社區:流動化、異質化與職住分離
二 作為行政空間的社區:權力型塑的鬆散聯合體
第二節 城市社區居民自治的新課題
一 城市社區的法定自治形式
二 居民自治難題:行政化、空間錯位與制度剛性
三 業主自治難題:集體行動困境與法律限制
第三節 社區公共事務的類屬與自治效能局限
一 社區公共事務的主要類型
二 自治機制的能力短板
第四節 利益分化與多主體共治
一 城市社區的多方主體
二 多方主體的差異化利益訴求
三 社區共治體系構建的梗阻因素
第二章 社區協商治理的研究省思、基本要素與分析視角
第一節 理論反思
一 協商治理:對協商民主理論的揚棄
二 政黨領導的多方共治:對「多中心治理」理論的揚棄
三 政社融合:對「國家—社會」關係理論的揚棄
第二節 社區協商治理的基本要素
一 社區協商的類型與環節
二 協商治理的主體構成
三 協商治理的三重功能
第三節 政治統合:社區協商治理的一個分析視角
第三章 政治統合、制度供給與協商治理機制的構建路徑
第一節 社區中的自發秩序和建構秩序
一 構建社區利益協調機制的現實需求
二 建構秩序對自發秩序的補位與賦能
第二節 社區協商治理機制構建的多重邏輯
一 「人民性」政治、「兜底性」行政與權責失衡問題
二 「治理」話語的興起與公共權力體系的價值內化
三 協商治理機制構建的多重邏輯
第三節 社區協商治理的政策供給:上下聯動與政策推行
一 政策試點與政策擴散:協商治理機制構建的政策過程
二 次級試點與組織學習:專業組織的介入與政策執行優化
三 政治引領、精英動員與協商治理機制的構建
第四章 互嵌與融合:政治統合與社區協商治理體制建構
第一節 社區治理的公共權力體系
一 社區公共權力組織的一 體化
二 從社區到樓院:社區公共權力體系的層級單元
三 社區工作隊伍:社區公共權力體系的關鍵結點
第二節 結構互嵌與功能集成:協商治理的組織依託
一 協商治理機制對社區治理層級體系的功能嵌入
二 社區公共權力體系對協商治理機制的組織嵌入
三 空間匹配的層級協商網路
第三節 多方共治的政治統合機制
一 複合的治理權:社區共治體系建設的權力基礎
二 嵌入與吸納:社區共治體系建設的組織紐帶
三 社區共治體系建設的「關係」資源
四 政治統合機制的運用策略
第五章 政治統合與社區協商治理的過程檢視
第一節 協商議事的事前準備
一 協商動議與議題選定
二 利益相關與協商主體的確定
第二節 公共權力主體對協商過程的引導、指導和參与
第三節 政治統合、資源整合與協商決議的落實
第六章 「任務—資源」約束與社區協商治理中的策略行為
第一節 社區協商治理的案例考察
一 平台搭建與協商共治:YP小區網路升級改造項目(案例1)
二 上下聯動與居民自治:JD社區協商治理的兩個案例(案例2、3)
三 風險規避與分散協商:XT小區更換物業事件(案例4)
四 從綜合整治到協商治理:KM衚衕停車自治項目(案例5)
第二節 社區公共權力主體的行為特徵、工作策略與權力技術
一 集中協商與分散協商:對矛盾激化風險的技術防範
二 從「經協商的決策」到「對決策的協商」:共識達成困境的破解策略
三 以未來願景促成當下共識:降低共識達成阻力的溝通策略
四 從橫向合作到縱向協作:提升決策執行效率的操作策略
第七章 結語:城市社區協商治理的再審視
第一節 政治統合對於社區協商治理的關鍵作用
一 制度供給與協商治理的長效運行
二 機制創新與居民自治的優化
三 「平台—網路」相嵌合的治理共同體建設
四 矛盾協調與社區日常秩序的構建
第二節 社區協商治理面臨的主要挑戰
一 政策執行中的形式主義偏差
二 協商治理中的價值迷思
三 「激勵—約束」機制的失靈可能
四 行政對治理的擠出效應
第三節 社區協商治理的調適與發展
一 以健全機制確保協商治理的有序發展
二 以治理互動鍛造多方主體的共治能力
三 以制度沉澱促進社區治理體系的革新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