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調查 (總第58卷.村莊類第27卷.黃河區域第8卷) 9787214264909 林聖蒙 邢旭 徐勇 鄧大才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江蘇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533
商品編號: 978721426490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農村調查 (總第58卷.村莊類第27卷.黃河區域第8卷)
ISBN:9787214264909
出版社:江蘇人民
著編譯者:林聖蒙 邢旭 徐勇 鄧大才
頁數:83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088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中國農村調查 (總第58卷.村莊類第27卷.黃河區域第8卷) 787214264909 林聖蒙 邢旭 徐勇 鄧大才

內容簡介

本卷收錄了黃河下游區域兩個平原村莊的調查報告:一是安徽省宿州市蕭縣劉套鎮管粥集村,二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鎮里固鄉劉屯村。兩份報告均從村莊由來、自然、經濟、社會、文化、治理六方面,對村莊的傳統形態進行深描,兼涉其歷史變遷與現狀,為深入了解黃河區域村戶社會的底色與特質提供了翔實的一手資料。

目錄

村莊類分序 質性研究視角下農村區域性村莊分類
一、「因地」與「分類」:質性研究方法
二、「分」與「合」:維度與條件
三、作為農村研究對象的區域
四、作為農村研究對象的村莊
五、作為農村研究對象的區域性村莊分類
集會共棲:皖北貧弱村莊的生生之道——黃河區域管粥集村調查
第一章 村莊的由來與演變
第一節 村莊的形成
一、村落的起源與演變
二、村名與村落
三、村民與村落
第二節 村莊的建制
第三節 村莊當下概況
第二章 村莊自然形態與實態
第一節 自然形態概況
一、自然地理
二、氣候特徵
三、土壤特徵
四、自然資源
五、交通狀況
第二節 乾旱與水利
一、乾旱社會與自然底色
二、水利社會與村莊特色
三、水利灌溉與生產
四、水患與救災
五、人與乾旱、水利的關係
第三節 平原與麥作
一、田塊分佈
二、田塊邊界
三、田塊距離
四、田塊耕作
五、麥作關係
第四節 集居與空間
一、村莊空間格局概況
二、民居與村莊
三、神居與村莊
四、祖居與村莊
五、集市與村莊
六、公共空間與村莊
七、村莊空間結構關係
第五節 村莊自然變遷與實態
一、交通的治理變遷與實態:從閉塞之地到區位優勢凸顯
二、人居的治理變遷與實態:從四合院到單家獨院
三、公共設施的治理變遷與實態:水利設施的改善與傳統空間的消逝
第三章 村莊經濟形態與實態
第一節 人與土地、生產能力
一、人與土地的關係
二、人與生產能力的關係
第二節 產權與產權關係
一、土地產權概況
二、土地買賣關係
三、土地租佃關係
四、土地典押關係
五、土地置換關係
第三節 經營與經營關係
一、以家戶為主的經營單元
二、家戶獨立經營權
三、經營分工
四、經營與合作
五、經營與市場
第四節 交換與交換關係
一、村內交換
二、村外交易
三、借貸與物件典當
第五節 分配與分配關係
一、分配單元
二、分配決策
三、分配內容
四、分配關係
第六節 消費與消費關係
一、消費決策
二、消費活動
三、消費習慣
三、消費關係
第七節 繼承與繼承關係
一、財產繼承權
二、繼承物
三、分家與分家關係
四、一般繼承及其關係
第八節 村落經濟變遷
一、1949年之前的傳統經濟形態
二、1949年之後的傳統經濟形態變遷
第九節 村落經濟實態
一、農業經濟
二、打工經濟
三、旅遊經濟
第四章 村莊社會形態與實態
第一節 血緣與血緣關係
一、家庭及其關係
二、親屬及其關係
三、擬血親及其關係
四、基於血緣的社會組織及其關係
第二節 地緣與地緣關係
一、四鄰及其關係
二、熟人及其關係
三、老鄉及其關係
四、基於地緣的社會組織及其關係
第三節 業緣與業緣關係
一、市場組織及其關係
二、轎會組織及其關係
第四節 信緣與信緣關係
一、信緣主體
二、信緣關係與行為
三、基於信緣的社會組織及其關係
第五節 交往與交往關係
一、家庭內部及之間交往
二、村內交往
三、村外交往
第六節 流動與流動關係
一、土地與人口流動
二、市場與人口流動
三、戰亂與人口流動
四、自然災害與人口流動
第七節 分化與群體關係
一、職業分化
二、財富分化
三、權力分化
四、家族分化
第八節 衝突與衝突關係
一、家庭、家族內外部衝突及其關係
二、村落內部衝突及其關係
三、村落之間衝突及其關係
第九節 保護與保護關係
一、家庭保護及其關係
二、家族保護及其關係
三、村落保護及其關係
第十節 村落社會變遷
一、1949年之前的傳統社會形態
二、1949年之後的傳統社會變遷
第十一節 村落社會實態
一、社會交往越發緊密
二、人口流動更加頻繁
三、社會保障越發完善
第五章 村莊文化形態與實態
第一節 崇拜與崇拜關係
一、祠堂及其關係
二、祖屋及其關係
三、祖墳及其關係
四、族譜及其關係
五、孝道及其關係
第二節 信仰與信仰關係
一、神靈信仰及信仰關係
二、鬼怪信仰及其影響
第三節 思維與思維關係
一、經驗思維及思維關係
二、務實思維及其思維關係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