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是基於宋代儒學的主要理論表現形態對其代表人物富有生命倫理意蘊的思想挖掘和研究。宋代儒學的主要理論表現形態是「理學」,依理學的主要分派和思想發展的脈絡,本書重點探究了周敦頤、張載、二程兄弟、朱熹、陸九淵、胡宏和張栻有關生命的倫理思考。本書認為,宋代儒家儘管在基本理念上各有所執,但均以「生生」為本體、為大體,「生生」體現出宋代儒家生命倫理的基本精神和原則。生生亦是仁之體,是「本善」,萬物皆有生,故亦皆有仁,是以萬物生而即善。仁體在實體規定上即指宇宙生命全體,萬有一體共生。在萬物一體的生生視域中觀照和處理諸生命存在的價值、意義及其之間的應然關係,構成宋代儒家生命倫理思想的基本特點。這種觀念,對於當今人類思考生命完整性、構建生命共同體、重新審視與自然的關係等問題具有重大啟示意義。作者簡介
張舜清,男,1974生,河北省永清縣人;1998年獲武漢大學法學學±學位,2001年獲武漢大學法學碩士學位,2008年獲清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201 4年美國萊斯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儒家哲學和生命倫理學;迄今為止,在《哲學動態》《自然辯證法研究》《孔子研究》《國外社會科學》《倫理學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等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持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現任教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中國哲學教研室。目錄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