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城市開發、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建築設計的政府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研究學者和在校學生
城市更新已成為城市未來發展的主題,城市空間的品質成為城市規劃建設關注的重點。區域整體開發是保障重點地區開發品質,開放、共享、集約、綠色、創新是區域整體開發精神內核。連續的地下空間、地面及二層平台,互聯互通、開放共享,創造立體化、網路化、系統化的空間形態,實現了以區域為整體的城市景觀、開放連續的城市空間、統籌考慮的統一交通系統、統一綠化系統、統一區域智能化系統、統一能源中心、統一人防系統、統一的夜景燈光、標識系統、市政配套設施,區域環保和空間資源形成合力,使定位和形象更加鮮明。
內容簡介
本書緊扣當代城市發展的新趨勢、新需求,借鑒國外規劃單元開發等理論實踐的思想,總結國內以上海規劃實施平台為代表的超大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經驗,系統建構規劃實施總控作為法定規劃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的概念內涵,以及城市、設計、工程、管理4個維度的策略外延,探討其中的工作機制和規劃總控、設計總控和工程總控三大工作階段。總結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在城市濱水區、站城融合地區、數字產業園區和醫學園區、中心城城市更新地區等代表性項目實踐中的總控模式和技術運用,系統介紹了以規劃實施技術和建設管理審批全過程交互支撐的「1+1+N」的總控工作成果體系。
作者簡介
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是一家擁有城鄉規劃、建築工程設計與工程諮詢甲級資質以及多項專業化設計資質的綜合性建築設計院,秉持一貫的精細化城市設計理念,以上海中心城區、五大新城及長三角一體化地區為核心載體進行了大量的總控設計與重要節點精細化城市設計,多數項目已經落地實施,體現了「上海設計—設計上海」的一流設計院特色。基於服務國家戰略思維和集團化發展思路,依託跨學科優勢,不斷提升全產業鏈綜合服務能力,成為本書中規劃實施和城市設計落地的技術支撐。
目錄
上 篇
認知與方法 1
1 區域整體開發的實施 2
1 1 當代城市發展的創新訴求 3
1 2 區域整體開發的特徵 7
1 3 區域整體開發的實施路徑與策略 15
參考文獻 32
2 來自實踐的規劃實施機制與技術創新 33
2 1 規劃實施的理論與方法梳理 34
2 2 我國核心城市面向實施的規劃成果 40
2 3 既有規劃實施面臨的問題 50
2 4 上海規劃實施平台的創新機制實踐 53
2 5 規劃實施總控的技術發展新方向 67
參考文獻 72
3 規劃實施總控——區域整體開發的新工作模式 74
3 1 規劃實施總控概述 75
3 2 規劃實施總控的概念內涵 79
3 3 規劃實施總控的策略外延 87
3 4 規劃實施總控的工作機制 100
3 5 規劃實施總控的系統階段 127
參考文獻 144
4 規劃實施總控的技術成果體系 145
4 1 規劃實施總控「1+1+N」成果體系特點 146
4 2 規劃實施總圖 147
4 3 規劃實施系統導則 158
4 4 規劃實施管控要素體系 175
4 5 作為技術集成的規劃實施總控 185
下 篇
實踐與思考 191
5 面向韌性集約的濱水開發全過程總控技術 192
5 1 濱水開發項目的總體特徵 193
5 2 案例一:上海金山濱海度假區 193
5 3 案例二:上海寶山「上海長灘」項目 204
5 4 結語 215
參考文獻 215
6 面向開發賦能的數字產業園區實踐 216
6 1 產業園區項目的總體特徵 217
6 2 數字江海項目概況 217
6 3 設計總控工作的特點及協調機制 220
6 4 設計總控的兩個核心工作 222
6 5 結語 230
參考文獻 230
7 面向站城融合的樞紐地區總控模式 231
7 1 樞紐地區總控項目的總體特徵 232
7 2 面向站城融合的樞紐地區總控模式 235
7 3 案例:安亭樞紐綜合功能區城市設計 239
7 4 結語 250
參考文獻 251
8 面向區域統籌的歷史風貌區規劃實施 253
8 1 上海中心城區城市更新的挑戰 254
8 2 區域統籌機制和規劃實施技術創新 257
8 3 案例:上海張園地區的保護性綜合開發 260
8 4 結語 271
參考文獻 271
9 面向整體轉型的區域規劃總控策略 272
9 1 整體轉型地區的總體特徵 273
9 2 北虹橋片區區域規劃總控的運行模式 275
9 3 北虹橋片區區域總控策略 280
9 4 結語 290
參考文獻 290
10 面向多主體共建的醫學園區總體設計導則 291
10 1 醫學園區的研究背景及發展趨勢 292
10 2 新虹橋國際醫學園區項目概況和開發模式 293
10 3 總體設計策略 297
10 4 總體設計的系統導則體系 302
10 5 項目思考及展望 307
參考文獻 309
11 面向城市綜合性公園的世博文化公園總控實踐 310
11 1 城市綜合性公園項目的總體特徵 311
11 2 世博文化公園項目概況 312
11 3 總控技術路線 320
11 4 規劃實施總控的核心工作 324
11 5 結語 331
參考文獻 333
編後記 335
前言/序言
「規劃創造空間,設計塑造場所」。
2023年是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院」)建院70周年,上海院伴隨著上海城市發展而共同成長,在上海院前輩積累基礎上,經歷無數次變革、蛻變和重構,創作設計了眾多散發城市魅力的建築和空間場所,也重新定義著當代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的實踐。上海院自2010年起,在上海寶山長灘為代表的一系列項目中,已開始著手實踐以總體城市設計全過程把控大規模區域開發的工作方法,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後開展世博B片區的土地出讓前的城市設計工作,在國內首次提出並踐行了「設計總控」這一概念,2016年至2021年,在徐匯濱江西岸傳媒港、世博C片區世博文化公園等項目中,設計總控已被實踐證明是一種卓有成效的技術工作模式。
可以看到,在上海乃至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核心城市、城市群的建設中,以關鍵功能節點為城市「觸媒」,帶動所在地區的整體發展,既是從城市擴張到城市更新的客觀衍變機制,也是各級城市政府的主動戰略選擇。新的產業功能需求不斷湧現,城市空間正在承載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內涵:一方面,規模集聚增加了城市的多樣性,同時資源安全、公共安全風險也在加大,城市治理越來越成為一個複雜的系統;另一方面,對於人的尺度、人的需求、人的體驗思考越加深入,通過產品化、服務化、數字化,未來必將走向更有深度的基於「人和社會」的城市創新空間。高標準的前瞻性規劃與高品質的精細化設計相結合,將持續伴隨城市發展的全程。
70年來,上海院作為大型綜合性設計院,一直緊隨國家戰略步伐,推進城市開發新理念、新模式,通過堅實的項目實踐,不斷完善工作方法,建立了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建築設計和各專業之間的系統協同工作界面,逐步完善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區域整體開發下的總控工作模式。本書正是在一系列實踐基礎上,系統提煉為「規劃實施總控」的理論內涵:規劃實施總控是法定規劃編製和政府規劃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以實現生態綠色的先進理念為原則,追求城市人居空間品質,有效起到銜接政府城市治理和市場開發運營的「橋樑」作用,對區域整體開發起到戰略引領和精準管控、持續運行的作用,需要設計機構充分利用強大的綜合技術平台,需要有序協調各主體、專項設計單位,這種以技術為核心的工作模式可以廣泛運用到區域開發、工程建設、城市管理等相關領域。
本書作為「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七十周年(1953—2023年)院慶系列叢書」之一,也是2018年出版的《區域整體開發的設計總控》一書的延續和拓展,彙集了上海院近20年來區域整體開發的優秀實踐和理論積累,從概念內涵、理論框架到案例應用,充分展現了上海院在區域土地開發、城市更新與歷史保護、控規實施和城市治理、低碳城市和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熱點的思考與探索。
本書成書過程中,以區域總控團隊為主體完成上篇理論部分「認知與方法",下篇實踐案例部分「實踐與思考」則由多個專項技術團隊參与完成,這種集群式的工作組織方式正反映了規劃實施總控的核心特徵。城市濱水區、站城融合地區、數字產業園區和醫學園區、中心城歷史風貌區等不同團隊,廣泛交流項目的共性,堅定了「規劃實施總控」的共同主題,各團隊對不同案例中實踐問題和方法檢驗的過程,充分證明了設計院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發集成優勢,也證明了城市規劃、建築、生態景觀、工程技術多學科交融,可以發揮智庫和平台作用,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精品城市空間建設提供新的方法和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