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傳統風格建築是對我國珍貴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與科學價值,需要不斷地對其進行深入的發掘與研究創新。本書共11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傳統風格建築RC-CFST組合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及非線性有限元分析、傳統風格建築RC-SRC組合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及抗側剛度計算、傳統風格建築混凝土樑柱組合件動力循環載入試驗研究、附設黏滯阻尼器的傳統風格建築新型樑柱組合件動力循環載入試驗研究及非線性分析、傳統風格建築RC-CFST平面組合框架低周反覆載入試驗研究及有限元分析、傳統風格建築RC-CFST平面組合框架擬動力試驗研究及彈塑性時程分析、傳統風格建築RC-CFST空間組合框架振動台試驗研究,以及傳統風格建築RC-CFST組合框架基於位移的抗震設計。 本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可供從事歷史建築和傳統風格建築結構性能研究的工程技術人員和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作者簡介
薛建陽,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古建築結構及其抗震性能研究。曾在日本九州大學和京都大學從事訪問合作研究。兼任中國鋼結構協會鋼一混凝土組合結構分會常務理事、陝西省土木建築學會理事、地震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持和參与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0項,教育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陝西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研究課題9項。獲國家和省部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陝西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浙江省、教育部等省部級科技獎勵7項。2004年獲第五屆陝西青年科技獎,2005年獲陝西省優秀博士后稱號,2008年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2009年獲陝西省優秀留學回國人員榮譽稱號。2011年受聘廣西壯族自治區「城鄉建設與工程安全」八桂學者崗位。參与編製土建行業規程3部,出版著作和教材16部,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SCI、EI、ISTP收錄100餘篇。授權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36X頁。目錄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