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保障與社保基金管理-理論、實踐與案例 (精裝) 包學雄 978751947054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光明日報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04
商品編號: 978751947054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殘疾人保障與社保基金管理-理論、實踐與案例 (精裝)
ISBN:9787519470548
出版社:光明日報
著編譯者:包學雄
叢書名:光明社科文庫
頁數:21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013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研究殘疾人的教育保障問題。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為例,對殘疾人融合教育的發展困境及其成因進行了探討。第二章研究殘疾人的就業保障問題,分別對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制度與殘疾人靈活就業制度進行了探討。第三章研究殘疾人就業援助服務問題。該章選取了民族地區作為研究對象,採用實地訪談、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提出了改進殘疾人就業援助服務供給的新方案。第四章研究助殘社會組織發展問題。以南寧市為例,分析了助殘社會組織發展面臨的困境,並提出了破解之策。第五章研究社會保障基金監督與管理問題之一——城鎮職工大病統籌基金的監管問題,提出了政策建議。第六章研究社會保障基金監督與管理問題之二——臨時救助及其標準問題,提出了新方案。第七章從殘疾兒童的教育保障角度,根據實例,分析了自閉症兒童特殊教育的發展困境。

作者簡介
包學雄,1964年生,男,瑤族,廣西賀州市人,200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獲「全國自強模範」稱號。2007年獲得教授職稱。現為廣西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三級教授,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社會保障方向負責人,社會保障、行政管理專業及MPA碩士生導師,已指導80餘名社會保障、行政管理專業研究生(含東盟國家等外籍研究生10餘名)獲得管理學碩士學位。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廣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已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6部。其中專著《民族自治區的養老保險(2006—2020):國民經濟學視野》(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被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廣西第十次社科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瑤族地區農村社會福利研究》(中國致公出版社,2011)被授予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著作類i等獎及廣西第十二次社科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國際經濟非對稱相互依存與政策協調》(民族出版社,2013)獲廣西第十三次社科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在殘疾人社會保障研究方面,已出版三部專著:《殘疾人社會保障與基金管理研究》(中國致公出版社,2011)、《中國殘疾人社會福利研究——積極福利視角》(遼寧人民出版社,2015)、《全球視角下的中國與越南殘疾人社會保障》(遼寧人民出版社,2017)。

目錄
第一章 義務教育階段殘疾人融合教育的發展困境及對策分析:以南寧市為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歷史背景
二、現實背景
第二節 文獻綜述
一、國外文獻綜述
二、國內文獻綜述
三、文獻評述
第三節 殘疾人義務教育階段融合教育發展的歷史演變
一、萌芽階段:新中國成立-20世紀80年代中期
二、初步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期-20世紀末
三、快速發展階段:21世紀初至今
第四節 南寧市義務教育階段殘疾人融合教育實施現狀
一、政府層面的實施狀況
二、學校層面的實施狀況
三、家庭層面的支持情況
四、社區層面的支持情況
五、殘聯的支持情況
第五節 南寧市義務教育階段殘疾人融合教育實施困境
一、政府政策與經費支持力度不夠
二、學校管理規範性不強
三、部分家庭教育不良
四、社區支持與服務不到位
五、殘聯關注和支持力度較弱
第六節 發展與完善義務教育階段殘疾人融合教育的政策建議
一、政府層面:完善政策法規,增加經費支持
二、學校層面:加強師資力量,完善基礎建設
三、家庭層面:注重與學校合作,營造積極向上家庭氛圍
四、社區層面:完善社區服務體系,營造良好無障礙環境
五、殘聯層面:拓寬經費籌集渠道,加強與政府合作
第二章 殘疾人按比例就業的法律保護與殘疾人靈活就業問題探析
第一節 殘疾人按比例就業的法律保護問題探析
一、問題的提出
二、殘疾人按比例就業立法的發展歷程
三、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制度實施情況
四、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法律保護的現實困境
五、完善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制度的建議
第二節 殘疾人靈活就業問題探析:以廣西為例
一、問題的提出
二、文獻綜述
三、廣西殘疾人靈活就業現狀分析
四、廣西殘疾人靈活就業存在的問題
五、完善殘疾人靈活就業的建議
第三章 殘疾人就業援助服務供給探究:以河池市為例
第一節 研究背景、研究意義與研究綜述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三、國內外研究綜述
第二節 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理論基礎
第三節 河池市殘疾人口與殘疾人就業狀況
一、河池市殘疾人口狀況
二、河池市殘疾人就業狀況
第四節 河池市殘疾人就業援助服務供給制度及其運行成效
一、河池市殘疾人就業援助服務供給制度
二、河池市殘疾人就業援助服務供給成效
三、河池市就業援助服務供給對象調查概況
第五節 河池市殘疾人就業援助服務供給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殘疾人就業援助服務供給存在的問題
二、河池市殘疾人就業援助服務供給存在問題的原因
第六節 完善殘疾人就業援助服務供給的建議
一、加強殘疾人就業援助服務供給主體建設力度
二、提升殘疾人就業援助服務供需的匹配度
三、完善殘疾人就業援助服務供給體系
四、構建殘疾人就業援助服務長效供給機制
五、加大殘疾人就業援助服務理念宣傳力度
第四章 助殘社會組織發展面臨的困境與對策:以南寧市為例
第一節 研究背景、研究意義與研究綜述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
第二節 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一、概念界定
二、理論基礎
第三節 南寧市助殘社會組織發展現狀
一、國家、自治區及南寧市支持並促進助殘社會組織發展的政策
二、南寧市助殘社會組織發展現狀
第四節 南寧市助殘社會組織發展的困境及原因
一、南寧市助殘社會組織發展的困境
二、南寧市助殘社會組織發展面,臨困境的原因
第五節 促進助殘社會組織發展的對策
一、政府:扶持和監管雙向強化
二、助殘社會組織:加強內部能力建設和監督
三、社會:加強監督和宣傳
第五章 城鎮職工大病統籌基金監管探究:以南寧市為例
第一節 研究背景、研究意義與國內外研究綜述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三、國內外研究綜述
第二節 概念界定和相關理論基礎
一、概念界定
二、理論基礎
第三節 南寧市城鎮職工大病統籌基金監管的演變與現狀分析
一、南寧市城鎮職工大病統籌發展概述
二、南寧市城鎮職工大病統籌基金監管的演變
三、南寧市城鎮職工大病統籌基金監管現狀分析
四、南寧市城鎮職工大病統籌基金監管的運行成效
第四節 南寧市城鎮職工大病統籌基金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南寧市城鎮職工大病統籌基金監管存在的問題
二、南寧市城鎮職工大病統籌基金監管問題的原因分析
第五節 完善城鎮職工大病統籌基金監管的思路與對策
一、完善城鎮職工大病統籌基金監管的思路
二、完善城鎮職工大病統籌基金監管的對策
第六章 城鄉居民臨時救助制度研究:以南寧市為例
第一節 研究背景、研究意義與國內外研究綜述

前言/序言
從1883年德國建立現代
意義上的社會保障制度算起
,社會保障制度至今有近
140年的歷史。社會保障制
度是國家依法建立的一種抵
御社會風險和保障國民基本
生活的制度安排和服務體系
,它包括社會保險、社會福
利、社會救助等子系統。社
會保障事關全體社會成員的
切身利益,一方面有利於保
證政府公共政策得到貫徹實
施,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另
一方面有利於為社會成員抵
御社會風險提供經濟保障,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
有所長、病有所醫。
改革開放之前,儘管我
國殘疾人社會保障事業有了
近30年的發展歷史,但基礎
薄弱,針對殘疾人的公共政
策比較零散,殘疾人社會保
障事業處在比較低的起點上
。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經濟
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殘
疾人事業進入新發展階段。
1987年完成了首次全國殘
疾人抽樣調查,1990年12
月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
十七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
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並於1991年5月15日實施。
2008年4月第十一全國人大
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對該法進
行了修訂。自中共中央、國
務院[2008]7號文《中共
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殘疾
人事業發展的意見》發布后
,建設殘疾人社會保障和社
會服務兩個體系,已經成為
各級黨委、政府和殘聯的一
項重要工作。自2008年以
來,我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
度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然
存在一些困難。黨的二十大
報告提出「健全社會保障體
系」,同時提出,「促進殘疾
人事業全面發展。」因此,
針對如何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與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開展
理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
意義與現實意義。
在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
中,殘疾人教育保障與就業
保障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殘疾人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
特殊教育。凡是具有接受普
通教育能力的殘疾人,應盡
量由普通教育機構對其實施
教育,這樣既節省公共財政
預算支出,又便於殘疾人與
社會融合,這是國內外普遍
提倡的做法。我國殘疾人普
通教育跟普通教育一樣,其
主要目的是培養一大批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遵紀
守法的文明公民。如果普通
教育系統的設施不適合某些
殘疾兒童,這些兒童應在特
殊學校就讀。正規教育班的
教學如果不能滿足某些殘疾
人的需求時,有必要開辦特
別班或訓練中心。特殊教育
的目的是對殘疾程度較深的
盲、聾、智障等類別的殘疾
人給予特殊幫助,使他們克
服生理缺陷帶來的困難,提
高文化科學知識水平,掌握
勞動技能,成為文明公民。
殘疾人教育是一種人力資本
投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
復殘疾人失去的機體和社會
的功能,發揮他們的潛能,
從而有助於他們融入社會生
活。通過教育,可以培養殘
疾人成為物質財富和精神財
富的創造者,成為我國社會
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推動力量
。因此,發展殘疾人教育對
殘疾人本身發展,對促進殘
疾人就業及社會發展都具有
重大意義。
殘疾人保障還包括殘疾
人的就業保障。促進殘疾人
就業有利於充分開發人力資
源。妥善解決殘疾人的就業
問題,是保障殘疾人公民基
本權利的基礎。生存權、勞
動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殘
疾人作為社會平等的成員,
毫無疑義地擁有這些基本權
利。妥善解決殘疾人的就業
問題,有利於從根本上改善
殘疾人自身的生活狀況,提
高他們的社會地位,真正實
現平等參与社會生活、共享
社會物質文化成果的目標,
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
本書第一章至第四章對
殘疾人社會保障問題從理論
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展開了
討論,並提出了相應的政策
建議。同時,我國殘疾人社
會保障事業的發展,與助殘
社會組織的發展有著十分密
切的關係。本書針對助殘社
會組織的發展困境,提出了
破解之策。
在社會保障制度中,社
會保障基金是重要的物質基
礎。在社會保障管理中,為
克服市場機制的缺陷、維護
社會保障基金市場運行的秩
序、改善社會保障基金運營
機構安全性,需要有政府及
其他公共部門干預,完善社
會保障基金監督與管理體系
。本書第五章與第六章對社
會保障基金及基金監管問題
進行了研究。
近年來,我國公共管理
專業碩士(MPA)教學改革
不斷深化,案例分析已經成
為提高MPA研究生素質的重
要手段之一。全國公共管理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
員會已經成功舉辦五屆中國
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賽,
目前正舉辦第六屆大賽,包
括名校在內的具有MPA培養
資格的高等學校幾乎都積極
參与其中,案例大賽的影響
越來越大。為配合學科建設
,本書第七章納入了新案例
,對殘疾兒童教育保障進行
了案例分析。
本書共分為七章。第一
第一章研究殘疾人的教育保障問
題。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
市為例,對殘疾人融合教育
的發展困境及其成因進行了
探討。第二章研究殘疾人的
就業保障問題,分別對殘疾
人按比例就業制度與殘疾人<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