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從心法內功、組織實踐、意志與精神等方面解讀長線優勢生長密碼,于中華自身文化傳統里發現思路,在現代實踐里尋找體系,以開闊的大歷史視野,結合人生的不同境遇和階段,發現制約個人專業成長的瓶頸並提供對應策略,通過持續培育自我蓬勃成長的能力,全面升級認知、強韌內核,收穫強勢生長的核心競爭力。
作者簡介
李不太白,畢業於江南大學、復旦大學哲學課堂。儒家文化與西方清教文化比較研究者;中國傳統道法儒思想三者關係研究者;管仲思想現代價值研究者。
李不太白先生的文章縱橫古今,出入中西;大開大合,筆挾風雷。每每透過喧囂的歷史表象,洞見背後的人心世相。這本書以開闊的大歷史視野,給新一代年輕人培育自我蓬勃生長能力提供了豐厚養料,是作者站在時代返身凝思我國文化傳統后的力作。
精彩書評
從傳統到現代,李不太白有回望也有遠眺,有叩問也有煉取,在不疑處有疑,在審視農耕文明與工業文明碰撞之際發現現代組織漏洞與霞光。這來自他的哲學心靈與豐厚讀史經驗,也來自他煙火氣里的閱歷與體會到的真切情感,這使本書可以充盈現代青年的生命精神
如果歷史文化傳統是一首千年曲譜,那麼在這本書里,我聽到了李不太白的歌聲。他從中華自身文化傳統里求索心法,在現代實踐里尋找體系,他看見早已遠去的歷史與現代中國實為一體,並從中分辨出巨大暗影與流動著的活潑養分。
精彩書摘
很多新鮮概念並非無源之水。
你是否想過,當我們談到垂直產品,誰能比得過魯班呢?談到私域流量,誰能比得過宋江在朋友圈搞出的「及時雨」口碑呢?談到免費,誰能比得過李自成「闖王來了不納糧」口號對農民的誘惑呢?談到共享,誰能比得過太平天國運動的「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的蠱惑呢?談到底層邏輯,誰能超過漢初賈誼《過秦論》對秦帝國入木三分的剖析呢?
認真想一想,是不是這麼回事?
我們的確生活在現代社會,但我們也從未掙脫過中國歷史深層的人性束縛。
所以當互聯網弄潮兒們有那麼一階段都喜歡說「內容為王」時,你是否想到在互聯網的各種概念浪潮下,無論你是想要「稱霸」,還是想要「為王」,你首先就要懂得中國這片土地的「內容」呢?
這個內容,正是大中國幾千多年沉澱下來的那些不變特質。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曾經在中國引領過新潮流的那些西方互聯網巨頭最終紛紛折戟敗走呢?為什麼雅虎干不過新浪、Msn 干不過QQ、eBay 干不過淘寶、Google 干不過百度呢?其實,這都跟他們這些「外來戶」不懂這些中國這片土地的內容有關。
長征途中,周恩來曾跟博古說過,你我都是吃過洋麵包的,吃過洋麵包的人都有一個大缺點,就是對中國的國情不是那麼了解。的確,要看清東方潮流的趨勢,從而把握與引領潮流,就必須真正深刻懂得中國這片土地內容,比如熟讀歷史的毛澤東當初就看出了中國的秘密在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