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使命 青藏科考與探險 池建新 趙宏林 978752360179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259
商品編號: 978752360179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巔峰使命 青藏科考與探險
ISBN:9787523601792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池建新 趙宏林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006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圖書為青藏科考第一輯單本圖書,主要內容分為6章,以博物圖書的視角,展示青藏科考的淵源與概覽:
1 挺進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傲立於地球之巔,一覽眾山,白雪皚皚。如果說山高水長,那麼常年被積雪覆蓋的珠穆朗瑪不僅是世界最高峰,它還孕育著冰川,影響著氣候,可以說它也是全球Z高的水塔。有了水,才有生命。
2 三江源大科考。涓涓細水,隱匿著母親河黃河的發源,千絲萬縷,孕育著國際河瀾滄江的雛形,冰清玉潔,風吹草低,誕生了中國之Z長江的第一滴水,這就是三江源大科考。
3 探秘可可西里。是什麼讓他們如此痴迷這片土地?是什麼支撐他們度過40天的嚴寒與寂寞?千里無人區,怎樣保持與外界的聯繫?那裡是人類的禁區?還是生命的天堂?本章內容將帶你探尋深藏在無人區里的秘密。
4 穿越喜馬拉雅。岩層深處,誰的手封存了兩億年的滄桑?世界之巔,誰的力量幻化出迥然不同的天地?中國科學院精心打造的夢之隊,首次從北部高原穿越至南部谷底,以期揭開喜馬拉雅山南坡的神秘面紗。
5 重返天堂。跨越5年的拍攝,深入西藏原始森林深處。5年裡,西藏的森林植被有什麼變化;5年裡,人們是否依舊?兩個小組,由南北兩線,全程跟拍國家林業局對西藏的森林資源考察;見證發現之旅,帶您一同「重返天堂」。
6 居住在青海湖畔。一支考察隊從北京來到了青藏高原,他們考察的目的就是為了充分利用當地太陽能資源,幫助藏民解決冬天的取暖問題。

作者簡介
池建新,著名紀錄片製作人。中央新影集團副總經理,發現紀實傳媒董事長兼總經理。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首都紀錄片發展協會科學紀錄片專委會秘書長。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編撰了大型系列圖書《中國電影百年精選》,出版了著作《頻道先鋒——電視頻道運營攻略》。代表作包括《手術兩百年》《中國手作》《留法歲月》《人蔘》等大型紀錄片;創建央視《百科探秘》《創新無限》《文明密碼》《考古拼圖》《第N個空間》《創業英雄》等欄目,擔任製片人。帶領的團隊獲得金雞獎、百花獎、星花獎、中國紀錄片十佳十優、紀錄中國、中國紀錄片學院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頒發獎項等各類獎100 多項。 趙宏林,影視節目策劃人、紀錄片導演。中央新影集團發現紀實傳媒傳媒有線公司項目負責人。多次前往青藏,拍攝了《大河源》《極限火車》《天地唐卡》等多部影片,出版紀錄片同名圖書《帝都泱泱》。2020年,帶領紀錄片團隊全程跟蹤拍攝了中國最新珠峰高程測量活動,擔任總導演創作出品了《登峰》《珠穆朗瑪》兩部紀錄片,獲得國內外多項大獎。曾獲得中美電影電視節金天使獎、國家廣電總局創作與扶持年度最佳長片、中國紀錄片十佳十優、中國紀錄片學院獎、中國科協中國龍獎等各種創作獎項20多項。

精彩書評
6500萬年以來,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造就了今天的地球地貌,形成了「世界屋背」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以及「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青藏高原,這塊矗立在中國西部,平均海拔5000米、總面積300萬平方干米的地方,它的每一分變化,以及珠峰的每一寸抬升,都跟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裏不僅是勇敢者的探險地,更是科學家探索滄海桑田變化最好的地方。幾十年來,無數科學家將畢生精力投入青藏科考過程中,就是為了更好地揭開地球地質變化的秘密,更好地了解我們生活的地球家園。——中國科學院院士 青藏高原地球系統與資源環境重點實驗室主任 丁林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被稱為「世界屋脊」和「第三極」。長期以來,為揭開青藏高原的神秘面紗,科學家們在青藏高原開展了大量的科學考察活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研究成果。本書以青藏高原6大標誌性科學考察活動為線索,展示了探索青藏高原艱難而激動人心的歷程,對人們了解和認識青藏高原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少創
青藏高原——少有人涉足的世界屋脊、生命禁區,這裏完整保留了大自然原始的生態面貌,至今仍藏匿著很多未解之謎。這裡是普通人心之所往的詩和遠方,更是科學探險隊用生命實地破解地球謎題的戰場。紀錄片人跟隨科考專家一起,用鏡頭紀錄下沿途的風景和雪域高原上別樣的人生。喜歡青藏高原的人,可以跟隨我們的鏡頭暢遊世界屋脊,一起去破解地球科學的謎題,甚至參考、規劃自己的旅程。——《登峰》《珠穆朗瑪》紀錄片導演 趙宏林

目錄
第一章 挺進珠穆朗瑪峰
第二章 三江源大科考
第三章 探秘可可西里
第四章 穿越喜馬拉雅
第五章 重返天堂
第六章 居住在青海湖畔

前言/序言

挺進第三極
青藏高原,南起喜馬拉雅山脈南緣,北至昆崙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北緣,東西長約2800千米,南北寬300~1500千米,地區總面積250餘萬平方千米,海拔高度一般在4000米以上,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
青藏高原是亞洲十多條大江大河的發源地,與中國及周邊地區生態安全息息相關。因為這種重要性,青藏高原儼然成為一個地球系統科學的天然實驗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青藏高原的相關考察基本都是西方探險家完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科學家開始了一系列自力更生的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20世紀70年代,中國科學家對青藏高原進行了首次大規模科學考察。考察項目涵蓋地質、地球物理、地貌與第四紀、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和動植物、農業等50多個學科。考察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填補了青藏高原一些地區和學科研究的空白。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的研究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時期。在這個時期,科學研究更緊密結合了青藏高原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積極開展青藏高原資源合理開發和經濟發展規劃的研究工作。比如中科院和青海省共同組建可可西里地區綜合科學考察隊,開展以可可西里山為主體的區域考察研究;青藏高原綜合考察研究被納入國家攀登計劃;「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環境變遷與生態系統研究」被列為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由理論研究向縱深發展的「973」項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發現青藏高原生態系統趨好的同時,潛在風險增加,亞洲水塔失衡,冰崩等新災、巨災頻發等。
2022年,「巔峰使命2022——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在珠峰地區全面開啟。此次珠峰科考將首次應用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重點聚焦水、生態、人類活動,著力解決青藏高原資源環境承載力、災害風險、綠色發展途徑等方面的問題。
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工作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同時也造就和團結了一大批具有科學獻身精神的科學考察人才。他們當中既有以兩院院士為代表的40多位老科學家,還有一大批活躍在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第一線的中青年科學家。青藏科考的歷程記載了中國科學家不斷奮鬥的足跡,更是中國這條東方巨龍從沉睡到蘇醒的歷史見證。
本書揀選六大青藏科學考察的里程碑,通過挺進珠穆朗瑪峰、三江源大科考、探秘可可西里、穿越喜馬拉雅、重返天堂、居住在青海湖畔六大章節,帶領讀者感受青藏科考的激蕩歲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