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少數能夠滿足可持續核能發展所要求的先進核反應堆系統中,鈉冷快堆展現了其在未來20年內的較強競爭力及技術儲備,持續的研發實現了較高的經濟競爭力和安全性,鈉冷快堆在全球範圍內已經積累了大約400堆年的運行經驗。這應該是許多國家對鈉冷快堆越來越感興趣的原因,他們優先考慮開發鈉冷快堆以實現可持續和安全的能源戰略。鈉冷快堆的設計、建造和調試等在科學和技術方面存在著一些挑戰。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在這個領域具有全面的知識和技術,具備將其應用於示範和商業反應堆系統的能力。因此,我們迫切需要一本關於鈉冷快堆領域先進的知識、新的信息和數據的綜合性的圖書,來滿足國家和國際社會中核科學家和技術人員的期望。這個想法和目的就是我們撰寫這部有關閉式燃料循環鈉冷快堆科學和技術問題的圖書的主要目的。
全面介紹了反應堆物理、材料、設計、安全分析、驗證、工程、施工和調試等技術領域,此外,還介紹了先進的反應堆堆芯材料、特殊製造技術、化學感測器、在役檢測和模擬器等相關學科內容。在設計方面系統地介紹了所有的重要因素,重點是反應堆組件,包括堆芯和冷卻劑迴路、燃料處理、儀錶和控制、能量轉換和安全殼系統。設計規範和標準具有足夠的背景意義,能讓讀者理解潛在的原理基礎,並提供了概念的選擇,詳細的設計、分析和驗證的指南。涉及製造和裝配的章節為行業專業人員提供了充分的基礎知識,以提高他們個人能力和建造快堆電廠的能力。
目錄
前言/序言
鈉冷快堆在全球範圍內已經積累了大約400堆年的運行經驗,並展現了其在未來20年內的較強競爭力及技術儲備,同時持續的研發實現了其較高的經濟競爭力和安全性,是少數能夠滿足可持續核能發展規定要求的先進核反應堆系統。
我國已經確定了核燃料增殖、閉式循環的核能戰略政策,鈉冷快堆是第四代堆中實現這一戰略政策較理想的堆型,其不僅可以提高天然鈾利用率(由1%-2%提高到60%-70%),同時能夠實現放射性產物的最小化,從而大大地減輕,了人類利用裂變核能的後顧之憂。我國快堆發展擬採取「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實驗快堆-示範快堆-商用快堆,目前正在進行示範快堆的研發設計和建設。
本書不僅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快堆領域各個方面的綜合信息而且提供了有關主題的最新進展,還著重強調了快堆技術發展中面臨的挑戰,這對於本領域相關科研和工程人員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我們真誠地希望讀者通過本書在增強對快堆的知識和理解方面取得有價值的收穫。
參加本書翻譯工作的還有:楊志、王芳、吳琦、馬瑤龍、李克亮、張鼎、紀斌、都昱、饒智斌、魏小東、楊朔、李泓興等。
在本書的翻譯過程中申鳳陽、趙柱民、趙強、彭敏俊等同志給予了積極的支持;夏庚磊、王慶宇等同志給予了熱情的幫助。在此,我們一併表示衷心的謝意。
由於水平有限,書中的錯誤和缺點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