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經過四十余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歷史性跨越。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要進展,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 如何系統地理解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及其全球影響?在要素變革、資本輸出和產業升級等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上,中國的發展戰略有哪些?在結構視角下,下一階段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是什麼,應採用哪些政策措施充分釋放這些新動力?對於上述問題,本書將從經濟結構變遷的視角嘗試解答。具言之,本書將細緻描述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結構調整進程,重點分析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結構性問題及動能轉換的可能方向,並嘗試預測中國經濟的增長前景、提出中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的政策建議。作者簡介
徐翔,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CCIE)研究員,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ACCEPT)研究員。先後獲得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學士學位與應用經濟學博士學位,曾任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以及斯坦福大學訪問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經濟、數字經濟、數據生產要素與消費金融。曾在國內外頂級學術期刊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多次獲國家社科基金、國家統計局重大統計專項與中央財經大學青年英才等項目支持。參与了《數字經濟學導論》《結構轉型與產能過剩:理論、經驗與政策》等著作的編撰工作。此外,還擔任了國際學術期刊《互聯網與數字經濟學雜誌》(英文)執行主編等職務。目錄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