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之源 孫漢青 978754408347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山西教育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05
商品編號: 978754408347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6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法治之源
ISBN:9787544083478
出版社:山西教育
著編譯者:孫漢青
叢書名:「青青子衿」傳統文化書系
頁數:24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3476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孫漢青編著的《法治之源》共分八章,基本按照古代法治思想的流派和特徵來劃分。第一章「法治源流」,追根溯源,從傳統典籍中尋找我國法律思想誕生的背景和緣由。第二章「仁德禮法」,主要介紹儒家的法律思想。第三章「道法自然」,介紹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學派的法律思想。第四章「君國重器」,介紹法家的法律思想。第五章「盛世寬刑」,主要從古代文獻中發掘我國法律思想中尊重生命,寬容仁愛的因素。第六章「限政順天」,探尋古代中國的限政思想。第七章「心系小民」,揭示古代法律思想中關注普通百姓、弱勢群體的方面,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第八章「判詞精選」,從古代的判詞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判詞,具體展示古代官吏審案、判決的文字記錄,從中窺探古人的法治觀。

作者簡介

于漪,女,江蘇鎮江人。1929年2月7日生,曾畢業於鎮江中學,1951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教育系。長期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1978年被評為語文特級教師。現年79歲。 曾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候補執行委員,上海市第七、八、九屆人大常委會委員,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語言學會理事,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 現任上海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首都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市教師研究會會長。多次被評為上海市先進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及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優秀教師,1989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目錄

第一章 法治源流
文化典籍
一 法,刑也
二 象以典刑
三 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
四 民體以為國,賞罰以為君
五 分定,立禁,立官,立君
六 立法為度量
七 民爭,則倍賞累罰
八 制禮作教,立法設刑
八 君長刑政生
九 立刑以明威
文化傾聽
文化傳遞
文化感悟
第二章 仁德禮法
文化典籍
一 道之以政
二 聽訟
三 季康子問政
四 善人為邦百年
五 衛君待子而為政
六 仲尼論為政寬猛
七 徒法不能以自行
八 法不能獨立
九 明禮義,起法正,重刑罰
十 禮義生而製法度
十一 聖王在上,分義行乎下
十二 明德慎罰
十三 法令者,治之具
十四 先德教而後刑罰
十五 政之善者,無取于嚴刑
文化傾聽
文化傳遞
文化感悟
第三章 道法自然
文化典籍
一 為無為,則無不治
二 大道廢,有仁義
三 見素抱樸
四 大制不割
五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六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七 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
八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九 絕聖棄知,大盜乃止
十 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賞罰
十 五刑之辟,教之末也
十一 形名賞罰,非知治之道
文化傾聽
文化傳遞
文化感悟
第四章 君國重器
文化典籍
一 大司寇之職
二 司刑掌五刑之法,以麗萬民之罪
三 正法直度
四 君國之重器,莫重於令
五 以法治國
六 法度者,所以制天下而禁姦邪也
七 刑者,所以禁邪也
八 治國刑多而賞少
九 國之所以治者三
十 法者,國之權衡也
十一 刑無等級
十二 明主慎法制
十三 法令者,民之命治之本也
十四 以法治國
十五 抱法處勢則治
十六 憲令著于官府,刑罰必於民心
十七 慈母有敗子而嚴家無格虜
十八 治國有二柄
文化傾聽
文化傳遞
文化感悟
第五章 盛世寬刑
文化典籍
一 有邦有土,告爾祥刑
二 上刑適輕,下刑適重
三 法正則民愨
四 訓道不純而愚民陷
五 用法務在寬簡
六 五覆奏
七 不須從坐
八 務在寬平
九 惟須簡約
十 合於古帝王欽血民命之意
十一 敬慎庶獄
十二 刑部不獨人命大事
十三 刑曹民命攸關,國典所系
文化傾聽
文化傳遞
文化感悟
第六章 限政順天
文化典籍
一 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二 非汝封刑人殺人
三 天相民,作配在下
四 垂衣裳而天下治
五 聖人南面而聽天下
六 威厲而不殺,刑錯而不用,法省而不煩
七 蘧伯玉為相
八 以天為法
九 聖君任法而不任智
十 聖法之治
十一 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
十二 善治其國,愛養斯民
十三 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無法
十四 有治法而後有治人
十五 虛靜以慎守前王之法
十六 法制禁令,非所以為治也
十七 聖人貴措刑,不貴煩刑
文化傾聽
文化傳遞
文化感悟
第七章 心系小民
文化典籍
一 鄭人鑄刑書
二 五聲·八辟·三刺
三 司刺
四 晏子諫景公
五 景公問明王之教
六 發憲出令,設以為賞罰以勸賢
七 法令稍近古而便民
八 貧富異刑而法不壹
九 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十 篤教以導民,明辟以正刑
十一 王者製法,民不迷不惑
十二 知民之所苦而設之以
文化傾聽
文化傳遞
文化感悟
第八章 判詞精選
文化典籍
一 索馬不與,拒不開門判
二 田中種樹判
三 盜瓜判
四 邵守愚殺人案參語
五 贖歸弟財復宛轉判
六 受人隱寄財產自輒出賣
七 母子兄弟之訟當平心處斷
八 湮滅古迹判
九 誣人為盜判
文化傾聽
文化傳遞
文化感悟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