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國四書學研究 鄭國岱 978753617447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東高等教育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05
商品編號: 978753617447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晚清民國四書學研究
ISBN:9787536174474
出版社:廣東高等教育
著編譯者:鄭國岱
頁數:24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3451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筆者以一個歷時性的發展演變歷程考察和一個共時性的核心問題探析來構成一個論述系統,幫助我們對晚清民國四書學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性的認識。本書上編以四書題名文獻為中心考察四書學在晚清民國的演進歷程,下編則以中西化合為中心探析晚清民國四書學的核心問題。上編為下編的論述提供完備的參照體系,下編為上編所涉歷史提供深度讀解。

作者簡介

鄭國岱,博士,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東第二師範學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副主任兼秘書長,廣東教育學會國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教育學會傳統文化教育分會副理事長。自2009年以來一直致力於國學教育公益實踐,獲得過「廣東好人」「廣州市最美志願者」「廣州市崗位學雷鋒標兵」等榮譽稱號。參与或主持國家級、省級、市級課題多項,參与編製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指導標準》,主編出版《文化傳承與創新南粵行動報告》《中小學國學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及中華經典誦讀實驗讀本《國學》1套。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四書學的概念及晚清民國四書學分期
第二節 百年來四書題名論著發表情況概述
一、四書題名專著存目情況概述
二、四書題名論文發表情況概述
三、四書題名博士學位論文撰述情況概述
上編 晚清民國四書學的演進歷程——以四書題名文獻為考察中心
導言
第一章 四書學作為官學的解體(1898—1911)
第一節 從四書題名文獻看四書學作為官學的解體
一、四書題名文章的四書學官學生態解體考察
二、四書題名專著的四書學官學生態解體考察
第二節 四書學官學生態解體與沒落的個案分析
一、以徐天璋為例的四書學官學生態解體分析
二、以李滋然為例的四書學官學生態沒落分析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作為批判與解構對象的四書學(1912—1930)
第一節 基於四書題名文獻的批判思潮考察
一、來自官方禁令的寒潮
二、發自社會輿論的批判洪流
三、四書學向正常學術方位的突圍
第二節 四書學的民間化沉潛
一、方言與新式標點進入四書詮釋領域
二、專門針對童蒙教學的四書讀本出現
三、兒童也成為四書詮釋的話語創作者
四、四書再度成為傳教士的佈道書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四書學的命運急轉彎(1931—1949)
第一節 新生活運動下的祭孔與讀經
一、基於祭孔文獻的四書學轉機演示
二、基於讀經文獻的四書學轉機考察
第二節 四書學的回暖及四書文本的重構
一、基於四書題名文章的四書學回暖分析
二、本期四書題名專著的類型與特色
本章小結
餘論 分立與互融——四書學的當代延展(1950—2012)
第一節 兩岸四書學的分立(1950—1979)
一、大陸四書學研究的停滯
二、台灣四書題名論著的類型與特色
三、錢穆與陳立夫的四書學
第二節 兩岸四書學的互融互促(1980—1999)
一、20世紀80年代四書學
二、20世紀90年代四書學
第三節 新世紀兩岸四書學研究述評(2000—2012)
一、新世紀兩岸四書題名專著述評
二、新世紀兩岸四書題名論文述評
三、四書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小結
下編 晚清民國四書學的核心問題——以中西化合為中心的探析
導言
第一章 從典章制度到形而上學——康有為與王國維的四書學
第一節 康有為四書學的社會改良路徑
一、康有為認為《論語》之學實曾子之學
二、康有為四書學的理論重心在《中庸》
三、康有為廣引西學闡發《孟子》
四、康有為四書學化合中西的歷史意義
第二節 王國維四書學的形而上學路徑
一、四書學新領域的開拓與新範式的建構
二、以《中庸》為儒教哲學之淵源
三、孟子對子思、孔子思想的形而上學發展
四、孔子學說的形而上學意涵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從會通到該攝——錢基博和馬一浮的四書學
第一節 錢基博四書學的會通策略
一、《四書解題及其讀法》的撰述緣起
二、《四書解題及其讀法》的教材特性
三、融通漢宋的四書學詮釋策略
四、旁采佛老的四書學詮釋胸襟
五、錢基博四書學對西學的誤讀與誤解
第二節 馬一浮四書學的該攝系統
一、以《論語》為四書學根本
二、以《孝經》輔翼《論語》
三、以六藝該攝國學
四、以六藝該攝西來學術
五、四書學以朱熹為正宗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中西化合的獨闢蹊徑
第一節 從辜鴻銘到林語堂的英譯四書學
一、辜鴻銘、林語堂英譯四書的歷史因緣
二、辜鴻銘英譯四書的具體策略
三、對辜鴻銘英譯四書的評價
四、林語堂英譯四書的優化策略
第二節 援佛入儒的思想界伏流——從楊文會到歐陽漸的四書學
一、楊氏師徒援佛入儒的時代因緣
二、對佛學與儒學的關係認識
三、歐陽漸對佛學與西學關係的認識
四、楊文會、歐陽漸的四書詮釋理路
本章小結
餘論 康德與晚清民國四書學——以王國維、錢基博為考察中心
一、從愛比克泰德到康德:中西化合的介質演進
二、悅納與疏離:王國維四書學對康德的接受
三、誤讀和誤解:錢基博四書學對康德的錯納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一)專著
(二)論文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