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營養學 周儉 978751328090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6
商品編號: 978751328090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醫營養學
ISBN:9787513280907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著編譯者:周儉
叢書名: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頁數:38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3409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上篇為總論,包括緒論,中醫營養學的理論基礎,食物性能、作用及應用,中醫營養學的原則。重點闡述食葯同源、食葯同理、食葯有別的理念,中醫營養學始終倡導以食養生,以食療病。在論述整體觀念時,從飲食的角度談及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理順了食物各種作用的關係,補虛扶正、瀉實祛邪、調和臟腑是食物的基本作用,維持生命、養生保健、防治疾病是食物作用的結果。
中篇論述食物與食品,包括常用食物和傳統養療食品。食物和食品是中醫營養學的工具,故用較大篇幅詳細論述。
下篇論述食養與食療。長期以來,營養學類教材的編寫有重食療、輕食養的傾向。營養的功能首先是維生、養生,其次才是治療或輔助治療,不能本末倒置。因此,本教材在編排時,食養為先,食療在後,並選取最能代表中醫營養特色的四季食養、人群食養、體質食養詳細論述。在食療方面設有內科病證、婦科病證、兒科及其他病證,並注意收錄近年發病增多的病證,如肥胖、癭氣、胎漏、胎動不安、胎萎不長、乳癰、奶麻、黧黑斑、音啞等。
書後列有附錄,為下篇方劑索引,以方便查找。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