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13章。第1章從我國污染源監測的發展歷程及管理的框架出發,引出了排污單位自行監測在當前污染源監測管理中的定位及一些管理規定,並理順了《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總則》與行業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的關係。第2章主要介紹了排污單位開展自行監測的一般要求,從監測方案、監測設施、開展自行監測的要求、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記錄和保存五個方面進行了概述。第3章在分析目前火電行業概況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對火力發電行業的生產工藝及產排污節點進行分析,並簡要介紹了火力發電行業採用的一些常用污染治理技術。第4章對火力發電及鍋爐自行監測技術指南自行監測方案中各監測點位、監測指標、監測頻次、監測要求等如何設定進行了解釋說明,並選取了三個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為排污單位制定規範的自行監測方案提供了指導,在附錄中給出了參考模板。第5章簡要介紹了開展監測時,排污口、監測平台、自動監測設施等監測設施的設置和維護要求。第6章和第8章針對火力發電及鍋爐自行監測技術指南中廢水、廢氣所涉及的監測指標如何採樣、監測分析及注意事項進行了一一介紹。第7章和第9章對廢水、廢氣自動監測系統從設備安裝、調試、驗收、運行管理及質量保證五個方面進行了介紹。第10章簡要介紹了根據火力發電及鍋爐自行監測技術指南開展廠界環境雜訊、地表水、近岸海域海水、地下水和土壤等周邊環境質量監測時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項。第11章從實驗室體系管理角度出發,從人—機—料—法—環等環節對監測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進行了簡要概述,為提高自行監測數據質量奠定了基礎。第12章是關於自行監測信息記錄、報告和信息公開方面的相關要求,並就火力發電企業生產、運行等過程中的記錄信息進行了梳理。第13章簡要介紹了全國重點污染源監測數據管理與信息公開系統的總體架構和主要功能,為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數據報送提供了方便。目錄
第1章 排污單位自行監測定位與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