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關電源技術與設計 3版 潘永雄 978756066690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56066690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開關電源技術與設計 3版
ISBN:9787560666907
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潘永雄
頁數:454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3349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第三版,依據開關電源技術新發展,對第二版內容做了較大幅度的修訂。 本書以開關電源常見拓撲結構關鍵元件設計為主線,面向初學者,以高等學校電類相關專業學生、工程技術人員作為主要的服務對象。全書共14章,本著「注重基礎、說透原理、面向設計」的原則安排全書內容,從實用角度出發,力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由淺人深,系統、詳細地介紹DC-DC、反激、正激、APFC(包含單級與交錯式)、APFC反激、推挽、硬開關橋式(包括半橋與全橋)、軟開關橋式(包括LLC及交錯式LLC、LCC、全橋移相式)等常用拓撲的工作原理和設計思路以及元件參數計算過程。 本書可以作為高等學校相關專業「開關電源技術」課程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以作為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

目錄

第1章 基本DC-DC變換器
1 1 Buck變換器
1 1 1 工作原理
1 1 2 占空比D與輸出電壓UO的調製方式
1 1 3 開關管、續流二極體及電感的電流
1 1 4 輸入電壓UIN變化對電感峰值電流的影響
1 1 5 最小電感量
1 1 6 負載變化對電感電流的影響
1 2 Boost變換器
1 2 1 工作原理
1 2 2 占空比D
1 2 3 電感、開關管及續流二極體的電流
1 2 4 輸入電壓UIN變化對電感峰值電流的影響
1 2 5 負載變化對電感電流的影響
1 3 Buck-Boost變換器
1 3 1 工作原理
1 3 2 CCM模式下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1 3 3 DCM模式下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1 4 三種基本DC-DC變換器的特性比較
1 5 DC-DC變換器的電流紋波比γ的選擇
1 6 輸出濾波電容的選擇
1 6 1 輸出濾波電容因ESR電阻引起的輸出電壓波動
1 6 2 一個開關周期內對輸出電容C充放電引起的輸出電壓波動
習題
第2章 DC-DC變換器儲能電感設計
2 1 磁性元件設計過程涉及的電磁學知識
2 2 電感存儲能量與電感磁芯體積之間的關係
2 3 儲能電感AP法公式的推導
2 4 磁芯氣隙的設置
2 4 1 在閉合磁路中開氣隙的必要性
2 4 2 氣隙位置
2 4 3 無氣隙磁芯的相對磁導率與電感係數
2 4 4 帶氣隙磁芯的有效磁導率
2 5 DC-DC變換器儲能電感磁芯體積的選擇依據
2 5 1 Buck-Boost變換器儲能電感與反激變換器儲能變壓器磁芯體積的估算
2 5 2 Buck變換器電感磁芯體積的估算
2 5 3 Boost變換器電感磁芯體積的估算
2 6 繞線匝數及線徑的規劃
2 6 1 最小匝數N
2 6 2 趨膚效應與線徑d
2 6 3 估算繞線窗口的利用率
2 7 磁芯氣隙長度的計算
2 7 1 氣隙截面積Aδ的計算
2 7 2 帶氣隙磁芯的電感量L與氣隙長度δ的計算
2 7 3 氣隙長度δ的計算步驟
2 8 磁芯的選擇
2 8 1 理想磁性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標
2 8 2 常用鐵氧體磁芯材料
2 8 3 常用磁粉芯材料
2 8 4 磁芯形態的選擇
2 8 5 磁芯參數
2 9 電感線圈的繞制
2 10 輸出電壓的選擇
2 11 Buck變換器設計舉例
2 11 1 用鐵氧體磁芯作為電感磁芯的設計過程
2 11 2 用磁粉芯作為電感磁芯的設計過程
習題
第3章 其他形式DC-DC變換器
3 1 Cuk變換器
3 1 1 工作原理
3 1 2 耦合電容電壓、輸出電壓及占空比
3 1 3 導通及截止期間兩電感電壓的關係
3 1 4 導通及截止期間兩電感電流的關係
3 1 5 設計步驟
3 2 SEPIC變換器
3 2 1 工作原理
3 2 2 占空比D與輸出電壓UO
3 2 3 導通及截止期間兩電感電壓的關係
3 2 4 導通及截止期間兩電感電流的關係
3 2 5 設計步驟
3 3 Zeta變換器
3 4 輸入與輸出不共地的Buck變換器
3 5 驅動方便的Buck-Boost變換器
習題
第4章 反激變換器
4 1 工作原理
4 1 1 簡化電路及波形
4 1 2 等效電路
4 1 3 占空比D及輸出電壓UO
4 2 漏感能量吸收迴路
4 2 1 RCD鉗位電路的工作原理
4 2 2 RCD吸收迴路損耗與參數計算
4 2 3 RCD參數計算過程及實例
4 2 4 RCD吸收電路的局限性
4 2 5 減小漏感能量吸收迴路損耗的方法
4 3 反激變換器的設計要領
4 3 1 反射電壓UOR、鉗位電壓UClamp與最大占空比Dmax的關係
4 3 2 磁芯幾何參數的選擇策略
4 3 3 反激變換器各繞組順序的規劃
4 3 4 屏蔽繞組的設置與連接
4 3 5 骨架引腳的分配規則
4 3 6 變壓器或電感的繞線工藝圖
4 4 CCM模式下反激變換器的設計過程
4 4 1 儲能變壓器及開關管等關鍵元件的參數計算
4 4 2 具有多個次級繞組與負載電流變化範圍較大的反激變換器的參數計算
4 5 常見的次級輸出電路
4 5 1 恆壓輸出電路
4 5 2 恆流輸出電路
4 6 雙管反激變換器
4 6 1 工作原理
4 6 2 優缺點及使用條件
4 6 3 設計過程
4 7 DCM模式反激變換器
4 7 1 PWM調製DCM模式反激變換器的電流、電壓關係
4 7 2 PWM調製DCM模式反激變換器的特徵
4 8 准諧振反激變換器
4 8 1 工作原理
4 8 2 開關頻率限制策略
4 8 3 關鍵參數的計算
4 9 原邊反饋(PSR)反激變換器
4 9 1 輸出電壓檢測及CV控制原理
4 9 2 輸出電流檢測及CC控制原理
4 9 3 PSR反激變換器的特徵及其組合
4 10 反激變換器的調試
習題
第5章 輸入通道
5 1 EMI干擾與輸入電路形式
5 1 1 EMI的基本概念及產生原因
5 1 2 EMI信號的度量單位及限制
5 1 3 輸入電路的形式
5 2 整流電路
5 3 工頻濾波電路
5 3 1 工頻濾波電容容量的經驗值
5 3 2 市電不缺周期情況下的最小輸入濾波電容
5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