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湘東北虎形山鎢多金屬礦床位於江南造山帶中段西北側,是該地區發現的第一個大型鎢多金屬礦床。該礦床的發現不僅是江南成礦帶西段鎢多金屬礦找礦的重大突破,也對江南鎢多金屬成礦的成礦規律總結及找礦預測工作具有重要的指示意義。但長期以來,虎形山鎢多金屬礦的成礦時代不清,淺部礦體與深部岩體的成礦關係不明,控制鎢元素富集成礦的流體成礦過程不清,這制約了對礦床成因和成礦規律的認識,成為區域成礦預測與找礦勘探的主要阻礙。本書通過開展成礦年代學與深部岩體成岩時代對比研究,岩石地球化學、流體成礦作用等研究,建立礦床成礦模式,總結成礦規律,並結合地球化學原生暈的工作,開展找礦預測。作者簡介
徐軍偉,男,河南省西華縣人,1982年2月出生,博士,高級工程師,工作于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調查所,現任湖南省地質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有色金屬貴金屬礦產勘查、地質科研及業務管理工作,在礦產地質領域特別是老礦山邊深部找礦方面成果頗豐。主持和參与過的地質科研和地質勘查項目達20餘個,參加了南嶺地區蝕變花崗岩型鈹銣銫礦床深部勘查示範、湘東北虎形山鎢礦成礦作用與找礦預測、湘中紫雲山岩體成礦規律與找礦預測、湘中銻礦帶成礦系統與老礦山邊深部找礦預測等國家級、省級大中型地質科研項目,先後榮獲湖南省人民政府「十一五」找礦成果三等獎1次,中國有色金屬地質找礦成果一等獎1次、二等獎2次,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次,公開發表科技論文20餘篇,2020年被中國地質學會授予「野外青年地質貢獻獎——金羅盤獎」。目錄
第1章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