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萍蹤.李露玲訪談錄 本卷陳墨 978710605454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電影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12
商品編號: 978710605454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滄海萍蹤.李露玲訪談錄
ISBN:9787106054540
出版社:中國電影
著編譯者:本卷陳墨
叢書名: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
頁數:152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3253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叢書重點在中國電影人,而不僅限於電影故事。受訪的老電影人,可能是早期地下黨人、抗日戰爭老戰士,新中國成立后才成為電影從業者。進而,他們是新中國政治運動的親歷者和見證人,由此可理解其中許多人為何蹉跎歲月、長期無法從事電影業務活動。同時,他們是兒或女、夫或妻、父或母,他或她的人生經歷和記憶中,不僅包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也包含了豐富的心理信息和社會信息。其中的有些信息,現在的人或許不懂,那也沒關係,相信未來自有知音人。 《滄海萍蹤》講述的是李露玲的故事,內容主要包括:李露玲訪談錄、採訪手記和編後記。

內容簡介

李露玲老師年事已高,身體也不是很好,好在心理健康、頭腦清晰,精力充沛、誠懇坦蕩,且有主見。在編者正式採訪時,努力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雖然李老師的概念記憶似乎強於形象記憶,對生平經歷的細節記憶不如情節記憶那麼清晰和豐富,但18小時的採訪,聽老人家講述其坎坷跌宕的人生,收穫驚喜與感動頗多。 李露玲老人名氣不大,成就也不高,卻是有「有故事」的人。本書講述了她與作家路翎、音樂家姚牧、電影人巴鴻的情感與婚姻經歷,曲折跌宕的人生劇情,背後是中國抗戰文化史及新中國社會史的真相。

作者簡介

陳墨,原中國電影資料館暨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中國台港電影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武俠文學學會副會長。著有「陳墨評金庸」系列13冊,《劉心武論》《張藝謀電影論》《陳凱歌電影論》《成人的寓言:黃建新的電影世界》《流鶯悲歌:費穆電影論稿》《刀光俠影蒙太奇:中國武俠電影論》《中國武俠電影史》《百年中國電影閃回》《影壇舊蹤》《中國電影十導演》《半間齋影話》《小西天影話》,《口述歷史門徑》《口述史學研究:多學科視野》《口述歷史與心靈考古》《口述歷史雜談》《陳駿濤口述歷史》,主編「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叢書」及「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系列」等。

目錄

李露玲訪談錄
家庭與童年
抗戰記憶和青春熱血
到重慶,參加三青團宣傳隊
從育才學校到路翎家
離開路翎,與姚牧同居
在桂林參加新中國劇社
離開姚牧,回到新中國劇社
1944年桂林大撤退
新中國劇社的同仁們
新中國劇社一分為二
和巴鴻結婚
在香港找工作
在香港演出《白毛女》
在香港演電影
表演藝術研究所
中央戲劇學院導演進修班
對北影演員劇團的回憶
調動到遼寧兒童劇院
從盤錦到朝陽
從朝陽回北京
《霹靂貝貝》和《家有仙妻》
78歲加入中國共產黨
談丈夫巴鴻:人生點滴
關於大女兒和她父親
談兒子李道明
晚年生活:方方面面
對人生的簡單小結
採訪手記
編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