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王之渙(688-742)唐詩人。字季凌,祖籍晉陽,生於絳州(今山西省新絳縣),后徙洛陽。官衡水主簿、文安縣尉。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善寫邊塞風光,意境雄渾,多為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靳能唐故文安郡文安縣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銘並序稱其詩:「嘗或歌從軍,吟出塞,嗽兮極關山明月之思,蕭兮得易水寒風之聲,傳乎樂章,布在人口。」 世傳曾與高適、王昌齡等旗亭畫壁,聽詩賭勝。傳世之作,尤涼州詞登鸛雀樓有名。天寶元年,卒于任上。內容簡介
作品共13章,前有序言,後有後記,最後還附有傳主的年譜、詩集。作品史料真實可信,結構新穎別緻,語言平實流暢,人物鮮活飽滿。作家一改時下傳記文學只褒不貶與記功不記過的頹廢文風,以極其細膩的筆觸、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實事求是地將盛唐詩人王之渙的生動形象活靈活現地再現給讀者,對現實社會具有全新的啟迪意義。作者簡介
糜果才,作家,1956年7月出生在山西省繁峙縣城,人生坎坷,歷盡苦難。取得一張山西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文憑,在地方擔任過雜誌主編、文聯主席、作協主席、文化研究會會長。淡泊人生嗜好寡,除卻讀書即寫書。1977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先後在《人民日報》《中國作家》《山西日報》《山西文學》《黃河》等全國各大報刊發表作品約300多萬字。著有《驚世傑作》《人生散記》《愚齋隨筆》等作品8部。目錄
第一章 聰慧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