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陝西是中國戲曲的發祥地之一,文化積淀深厚的三秦大地孕育出原始而古老的合陽跳戲、陝南端公戲,慷慨激昂的四路秦腔等舞台大戲,影響深遠的梆子腔,悲壯奔放的線胡腔,剛柔兼濟的弦板腔,典雅委婉的阿宮腔,清理纏綿的碗碗腔,通俗風情的道情戲,延安時期的秧歌劇以木刻偶、以偶做戲的合陽提線木偶戲和陝西杖頭木偶戲,以皮映影的東西兩路皮影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養一方藝術。陝西這塊文藝的沃土,衍生了先秦歌舞、唐代梨園、佔據了中國戲劇「泛戲劇時代」的大半壁江山。本書以5章的篇幅,將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17個劇種的部分陝西省級非遺劇種的歷史淵源、流布區域、代表劇目、表演藝術、絕活特色、音樂舞美、班社行規、非遺傳承人的藝術生涯和成就條分縷析,以期呈現立體豐富的陝西戲曲世界。作者簡介
雒社陽,1956年出生,西安市鄠邑區人。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大學畢業后,在陝西省戲劇作家協會工作20年,歷任《當代戲劇》編輯、副主編,短期兼任協會創作理論部主任。2004年調入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任教,2016年退休。在職期間,擔任戲劇戲曲學碩士生導師。在《光明日報》《中國戲劇》《劇本》《當代戲劇》等報刊發表戲劇類文章80多篇,參与編輯《西安秦腔優秀劇本精編》等大型圖書,出版戲劇專著三部。目錄
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