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教材的理論意義,首先體現為在本科的民歌教學中就樹立中國理論話語體系的基本概念,了解中國民歌音樂分析的方法與範式,著重從歌詞的敘事方式、母題意象、文學修辭、襯詞結構,曲調的句式類型、曲體結構、音調結構等方面對民歌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探索、構建不同於西方音樂分析方法的中國民歌的音樂分析理論體系,並通過傳統民歌在當代音樂創作中的廣泛應用,樹立文化自信。 本教材共分十五章,其中前十二章按照中國傳統音樂(民歌)的文化支脈區劃構建,最後三章則是按照行政區劃,集中在內蒙古、西藏、新疆三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並涉及三個自治區中主要少數民族的民歌。作者簡介
施詠(1971一),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教授,雙博士后,博士生導師,江蘇省政府「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出版專著《中國人音樂審美心理概論》《弦外之音——當代古琴文化傳承實錄》等12部,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其中CSSCI、中文核心刊物70餘篇,《新華文摘》全文轉載一篇,最高單篇論文中國知網下載逾4600次,入選2008年度全國藝術學高被引論文前10位。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子課題,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全國教育規劃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中國博士后基金一等、二等資助等省部級以上課題數十項;獲教育部、省政府哲社優秀成果獎4次。目錄
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