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唐代陶瓷茶具主要有茶爐、煮水器和茶盞,茶爐相當一部分為陶瓷,煮水器多為敞口,茶盞最受推崇的是越窯的青瓷。宋代陶瓷茶具亦主要是茶爐、煮水器和茶盞,此階段煮水器多為束口,最受推崇的茶盞是建窯黑瓷。唐代和宋代的陶瓷茶具皆可從著作、詩歌和繪畫的不同角度論述。元代是從唐宋到明清的過渡時期,茶具具有過渡特徵。明代陶瓷茶具主要有茶爐、煮水器、茶盞和茶壺,除著作、詩歌和繪畫外,還可從小說的角度論述,最受推崇的茶盞是景德鎮窯的白瓷,御窯燒造的茶具十分精美,另外明代中後期出現了茶壺,宜興紫砂壺有很高聲譽。清代陶瓷茶具,以景德鎮窯為代表的白瓷仍是茶盞的主流,蓋碗得到普及並且廣泛使用,以宜興紫砂壺為代表的茶壺使用已極為普遍。作者簡介
蔡定益,男,1976年出生,江西安福人,歷史學博士,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教授。蔡定益,2005年南昌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畢業,2016年安徽大學中國史專業博士畢業。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研究,目前已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一項、省級各類項目五項、市級項目兩項、校級項目六項,已在《安徽史學》《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2017年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專著《香茗流芳:明代茶書研究》。目錄
第一章 唐代的陶瓷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