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貢布裡希文集 9787549425778 (英)E.H.貢布里希著 楊成凱 李本正 范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西美術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750
商品編號: 978754942577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貢布裡希文集
ISBN:9787549425778
出版社:廣西美術
著編譯者:(英)E.H.貢布里希著 楊成凱 李本正 范景中譯
頁數:XXII, 404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3167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貢布裡希文集 787549425778 (英)E.H.貢布里希著 楊成凱 李本正 范景中譯

內容簡介

被肯尼思·克拉克描述為「我所讀過的才華橫溢的藝術批評著作之一」的《藝術與錯覺》,是一部有關制像的經典研究。它試圖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何以會有被稱作風格的東西?這個問題也許簡單,卻很難回答。貢布里希教授對圖畫再現的心理學及歷史的探索,充滿睿智而包羅萬象,從而引領他進入許多重要領域。在說明肖像製作遠比它看起來要困難這一問題的過程中,貢布里希對許多新老看法作出了考證、質疑與再評價,那些新老觀點包括模仿自然、傳統的功能、抽象問題、透視的有效性,以及對表現的解釋。 本書雖然出版於40多年前,至今仍不失其活力與重要性。貢布里希為理解藝術和處理複雜的觀點與理論問題提供了縝密的科學發現。他對人類大腦無窮無盡的能力,對人類觀看世界與製作和觀看藝術時的微妙關係始終抱有探究之心。當驗證各種假說時,他以他深厚的學識和與生俱來的清晰的表達能力,提出了符合科學精神的論辯。再現是藝術史基本的問題,而《藝術與錯覺》是任何對理解藝術有興趣的人的書。《藝術與錯覺》第六版包括新增加的序言,作者在其中討論了圖像與符號的關鍵差別。

作者簡介

E H 貢布里希教授,功勛團成員(O M),高級英帝國勛爵士(C B E)。1909年生於維也納,1936年進入倫敦的瓦爾堡研究院任教職。從1959年起,擔任倫敦大學古典傳統歷史教授及院長,直至1976年退休。 主要著作有《藝術的故事》(第16版,1995年),《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第6版,2002年),《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1979年)。還出版有論文集,「文藝復興藝術研究」四卷,第一卷《規範與形式》(1966年)、第二卷《象徵的圖像——貢布里希圖像學文集》(1972年)、第三卷《阿佩萊斯的遺產》(1976年)、第四卷《老大師新解》(1986年),《木馬沉思錄——藝術理論文集》(1963年),《圖像與眼睛——圖畫再現心理學的再研究》(1982年),《敬獻集——對我們文化傳統的讀解》(1984年),《我們時代的話題——20世紀的藝術與學術問題》(1991年),以及《藝術史反思錄》(1987年),《偏愛原始性——西方藝術和文學中的趣味史》(2002年)。

目錄

中文版序言
序言
導論 心理學與風格之謎
第一部分 寫真的界限
第一章 從光線轉為顏色
第二章 真實與定型
第二部分 功能與形式
第三章 皮格馬利翁的能力
第四章 論希臘藝術的革新
第五章 公式與經驗
第三部分 觀看者的本分
第六章 雲中的圖像
第七章 錯覺的條件
第八章 第三維的多義性
第四部分 發明與發現
第九章 藝術中的視覺分析
第十章 漫畫實驗
第十一章 從再現到表現
回顧
引用書名全稱
註釋
插圖

目錄


索引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